“竟然有公司把竞标价降到了万分之一点五,再降就快免费了。”近期参加完某国有大行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的招标后,一位信托公司人士感叹道。
今年以来,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吸引了不少信托公司。一方面,信托公司为了争夺业务大打价格战,一些大银行业务的费率已普遍降至万分之五以下,信托公司几无盈利;另一方面,有更多的信托公司加入到竞争中来,并“来势凶猛”,其中,华润深国投信托和金谷信托虽是今年首次开展这一业务,但规模却已跃居行业第三、第四。
显然,对于信托公司而言,信贷资产证券化已开始变成一片“红海”。
费率最低跌至万分之一点五
万分之一点五——近期一家信托公司在参与某国有大行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竞标时,报出了可能是今年以来的最低价。
根据《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管理办法》,所谓信贷资产证券化是指在中国境内,银行业金融机构作为发起机构,设立特定目的信托,将信贷资产信托给受托机构,由受托机构以资产支持证券的形式向投资机构发行收益凭证,以该财产所产生的现金支付资产支持证券的结构性融资活动。据此,信托公司作为特殊目的信托(SPT)开始参与到信贷资产证券化这一业务中来,主要承担受托人和发行人的职责。
实际上,作为信托公司的一项创新业务,信贷资产证券化的费率曾长期保持在千分之几的水平。据业内人士介绍,在2005年刚开始做这一业务时,信托公司得到的费率是千分之三,此后曾长期保持在千分之一至千分之三之间,直到去年,这一费率开始跌破千分之一。
今年这一费率进一步下跌。多位近期参与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的信托业内人士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目前信托公司参与小型银行这类业务的费率最多为千分之一,大型银行业务的费率更是普遍低于万分之五。据知情人士透露,最终,前述国有大行该业务的中标费率为万分之二。
一位刚“操刀”完成一单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的信托经理说,对于信托公司而言,在信贷资产规模证券化业务中,无论基础资产规模多大,干的活基本一样,而国有大行的这类业务由于能够提供的基础资产规模往往较大,甚至一单就能过百亿元,所以大家都愿意参与大行的业务,从而提高报酬总量。
“竞标的公司多了,就开始打价格战。”前述信托经理如是说。而且,即便是小银行的业务,目前也有一些费率已难以达到千分之一。
显然,这样的费率已经低于银信合作通道业务的水平——目前,银信合作通道费普遍为千分之一点五左右。由于前期较高的诸如会计核算系统等基础设施建设与人力资源的投入,与较低的费率形成了较大的反差,使得该业务目前对于信托公司而言,几无盈利,甚至是赔本。一家国有背景的信托公司业务部门负责人更是坦言,之前他们公司做了一单费率为千分之一的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但如果费率还下跌,他们公司可能无法接受。
竞争者“来势凶猛”
“特别是一些首次开展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的信托公司,有时会把价格压得很低来争取拿到单子。”一位知情人如是说。
在基础资产有限的情况下,越来越多的信托公司加入到竞争之中导致费率下降。2005年,中国人民银行和中国银监会发布了《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管理办法》,同年,国家开发银行和中国建设银行(601939,股吧)作为试点单位率先开展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中诚信托与中信信托则分别抢食了这一业务的“头喰汤”。在此后的几年中,这两家信托公司一直是这一业务的领头羊,且参与竞争的信托公司并不多。例如,在2013年,除了前述两家公司外,只有中海信托开展这一业务。今年以前,也只有中信信托、中诚信托、外贸信托、平安信托、上海信托、中粮信托、中海信托等7家信托公司开展过这一业务。
但今年形势已发生了变化。截至9月24日,WIND数据显示,共有16家信托公司开展了这一业务,其中华润深国投信托、金谷信托、兴业信托、粤财信托、百瑞信托、交银信托、英大信托、北京信托、华能贵诚信托均为今年首次开展。值得关注的是,虽然是今年首次开展,但华润深国投信托和金谷信托这一业务规模已分别达到245亿元和203亿元,在所有信托公司历年累计规模中,排名第三、第四。
此外,还有更多的信托公司在跃跃欲试。据报道,今年已经有30家信托公司取得开展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的资格,去年末这一数字仅为21家。
谋求业务角色转型升级
费率下降更深层的原因则是在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中,目前信托公司提供的服务技术含量低且高度同质化。
业内人士介绍,信托公司在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中承担受托机构、发行人的角色,履行管理信托财产、发行资产支持证券、担任特定目的的信托会计、负责信息披露、组织信托终止清算等工作应是这一业务的核心。但现实情况是,由于信托公司自身能力等因素,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通常由银行主导,信托更多的是一种类似“通道”的角色。如在发行环节,由于信托公司缺乏发行能力,只能委托券商承销。此外,一位参与了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的信托经理对中国证券报记者透露,为了发行顺利,目前发行的信贷支持证券的劣后级均由与发起人(即相应银行)有密切关系的机构购买,实质上是替发起人代持。
对于信托公司而言,尽管费率较低,在目前的状况下甚至陷入“做一单赔一单”的质疑之中,却有越来越多的公司加入进来,其原因何在?
一位不愿具名的信托公司业务部门负责人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提高监管评级考核分数是一些信托公司愿意赔本开展这一业务的现实原因。按照相关规定,信贷资产证券化属于创新业务,在即将开始的新一轮监管评级中是加分项目,这对于一些此前没有开展过创新业务的公司来说,显得颇为重要。
更多的考量则在于,信贷资产证券化已被视为信托公司业务转型的方向之一。一位信托公司部门负责人说,虽然这一业务目前不赚钱,但将来信贷资产证券化政策放开后,随着业务规模的增多,还是可以赚钱的。所以,就要“提早练练手,在这个领域中树立口碑”。
银监会此前下发的“99号文”提出,“鼓励开展信贷资产证券化和企业资产证券化业务,提高资产证券化业务的附加值。”事实上,在激烈的竞争中,一些信托公司已经意识到,光靠“打价格战”已不能够保证胜出,并开始改变以往单纯的通道功能,更多的参与到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的设计研发中来。
“除了价格,现在你提供的服务、承担的职能越多,胜出的概率越大。”前述负责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的信托经理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