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律师查询 法规查询    合肥律师招聘    关于我们  
合肥律师门户网
刑事辩护 交通事故 离婚纠纷 债权债务 遗产继承 劳动工伤 医疗事故 房产纠纷
知识产权 公司股权 经济合同 建设工程 征地拆迁 行政诉讼 刑民交叉 法律顾问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法规查询 » 中央法规司法解释 » 正文
(2017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印发《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责任制实施意见(试行)》的通知
来源: www.055110.com   日期:2023-03-24   阅读:

发文机关最高人民法院

发文日期2017年07月25日

时效性现行有效

发文字号法发〔2017〕20号

施行日期2017年08月01日

本院各单位:

现将《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责任制实施意见(试行)》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最高人民法院

2017年7月25日

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责任制实施意见

(试行)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完善人民法院司法责任制的若干意见》,结合最高人民法院工作实际,制定本实施意见。

一、基本原则

1. 全面贯彻中央关于司法体制改革的各项工作部署,遵循司法规律,在实行人员分类管理、法官员额制的基础上,严格落实“让审理者裁判,由裁判者负责”的改革要求。

2. 立足最高人民法院职能定位,优化司法资源配置,明晰审判组织与人员的职责权限,健全审判权运行机制,完善审判监督管理制度,巩固先行先试的改革成果,全面落实院党组关于执法办案的一系列工作要求。

二、审判组织与人员

(一)合议庭和审判团队

3. 最高人民法院实行合议庭办案责任制,每个合议庭配备适当数量的法官助理和书记员。在巡回法庭一般以法官、法官助理、书记员“1+1+1”的模式配置审判团队。

4. 合议庭原则上随机产生,也可以根据专业化审判需要组成相对固定的合议庭。

5. 合议庭审判长一般由资历较深的法官担任,也可以由承办法官担任。

院长及其他院领导、庭长、副庭长参加审判案件,由其担任审判长。

6. 因专业化审判需要组建的相对固定合议庭和审判团队,人员应当定期交流,期限一般为两年,最长不超过五年。

7. 院长及其他院领导、庭长、副庭长可以审理下列案件:

(1)重大、疑难、复杂、新类型案件;

(2)具有指导意义的案件;

(3)经高级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在本院适用二审程序、审判监督程序、国家赔偿监督程序审理的案件;

(4)对本院生效案件启动审判监督程序、国家赔偿监督程序进行再审、重新审理的案件;

(5)其他有必要由院长及其他院领导、庭长、副庭长审理的案件。

院长及其他院领导审理上述案件时,由审判管理办公室协调配合审判业务庭室和相关职能部门,做好指定分案、审判团队配备、诉讼程序运转、司法公开、新闻宣传等服务保障工作。

8. 审判长除承担由合议庭成员共同承担的审判职责外,还应当履行以下审判职责:

(1)确定案件审理方案、庭审提纲,协调合议庭成员庭审分工并指导做好其他庭审准备工作;

(2)主持、指挥庭审活动;

(3)主持合议庭评议;

(4)将合议庭处理意见分歧较大的案件提交专业法官会议讨论,或按程序层报赔偿委员会、审判委员会讨论;

(5)依照权限签署法律文书;

(6)依法行使其他审判权力。

审判长自己承办案件时,应当同时履行承办法官的职责。

9. 承办法官应当履行以下审判职责:

(1)指导法官助理做好庭前准备及其他审判辅助工作;

(2)就当事人提出的保全、司法鉴定、非法证据排除申请等提请合议庭评议;

(3)对当事人提交的证据进行全面审核,提出审查意见,依法调取必要证据;

(4)制作阅卷笔录,拟订庭审提纲,撰写审理报告;

(5)协助审判长开展庭审活动;

(6)参与案件评议,并先行提出处理意见;

(7)根据合议庭、赔偿委员会、审判委员会多数意见制作并签署裁判文书;

(8)指导审判辅助人员落实院党组关于网上办案、司法公开、电子卷宗、案卷归档等工作要求;

(9)依法行使其他审判权力。

10. 合议庭审理案件时,合议庭其他法官应当认真履行审判职责,共同参与阅卷、庭审、评议等审判活动,复核并在裁判文书上签名。

11. 裁判文书由承办法官、合议庭其他法官、审判长依次签署;审判长作为承办法官的,由审判长最后签署。

依法由赔偿委员会作出决定的案件,裁判文书由赔偿委员会主任委员或经授权的副主任委员签署。

报请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的案件,裁判文书由院长或受其委托的其他院领导签署。

执行死刑的命令由院长签发。

12. 除本规定列明的特殊情形外,院长及其他院领导、庭长对其未直接参加审理案件的裁判文书不再审核签发,也不得以口头指示、旁听合议、文书送阅等方式变相审批案件。

13. 法官助理在法官指导下履行以下职责:

(1)审查诉讼材料,协助法官组织庭前证据交换;

(2)协助法官组织庭前调解,草拟调解文书;

(3)受法官委托或协助法官依法办理财产保全、证据保全等;

(4)受法官指派,协调司法技术辅助部门办理委托鉴定、评估、审计等工作;

(5)受法官委托或协助法官依法调取必要证据;

(6)根据法官要求,准备与案件审理相关的参考资料,研究案件涉及的法律问题;

(7)在法官指导下草拟审理报告、裁判文书;

(8)完成法官交办的其他审判辅助性工作。

14. 书记员在法官指导下履行以下职责:

(1)负责庭前准备的事务性工作;

(2)检查开庭时诉讼参与人的出庭情况,宣布法庭纪律;

(3)负责案件审理中的记录工作;

(4)按照网上办案要求及时上传案件材料,具体落实司法公开各项工作要求;

(5)校对、送达法律文书;

(6)整理、装订、归档案卷材料;

(7)完成法官交办的其他事务性工作。

(二)专业法官会议

15. 专业法官会议由各审判业务庭室在本部门范围内召集,拟讨论案件涉及交叉领域的,可以在全院范围内邀请相关专业审判领域的资深法官参与讨论。专业法官会议形成的意见供合议庭参考。

16. 专业法官会议讨论下列案件:

(1)合议庭处理意见分歧较大的案件;

(2)合议庭认为属于重大、疑难、复杂、新类型的案件;

(3)合议庭拟作出答复或批复的请示案件;

(4)合议庭拟作出裁判结果与本院同类生效案件裁判尺度不一致的案件;

(5)院长及其他院领导、庭长按照审判监督管理权限决定提交讨论的案件;

(6)拟提交审判委员会讨论的案件;

(7)合议庭少数意见坚持认为需要提请讨论并经庭长同意的案件。

(三)审判委员会

17. 审判委员会根据审判工作需要,在内部设立刑事审判、民事行政审判、执行等专业委员会。

18. 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下列案件:

(1)涉及国家利益、社会稳定的重大、复杂案件;

(2)本院已经生效的判决、裁定、决定、调解书确有错误需要再审、重新审理的案件;

(3)最高人民检察院依照审判监督程序、国家赔偿监督程序对本院生效裁判、决定提出抗诉、检察意见的案件;

(4)合议庭意见有重大分歧,经专业法官会议讨论仍难以作出决定的案件;

(5)法律规定不明确,存在法律适用疑难问题的案件;

(6)处理结果可能产生重大社会影响的案件;

(7)对审判工作具有指导意义的新类型案件;

(8)其他需要提交审判委员会讨论的重大、疑难、复杂案件。

19. 除讨论决定案件外,审判委员会履行以下职责:

(1)总结审判工作经验;

(2)监督指导全国法院审判工作;

(3)制定司法解释和规范性文件;

(4)听取审判业务庭室工作汇报,分析研判本院和全国法院审判工作运行态势,实施审判管理;

(5)讨论发布指导性案例;

(6)讨论其他有关审判工作的重大问题。

(四)赔偿委员会

20. 赔偿委员会的职责、讨论案件范围、工作流程、议事规则等,按照《最高人民法院赔偿委员会工作规则》有关规定执行。

三、审判流程

(一)立案

21. 收案和立案工作应当严格执行全院统一标准。

当事人及诉讼代理人提交的材料不符合形式要件的,应当以书面形式一次性全面告知应当补正的材料和期限。

自接收材料起,立案庭、诉讼服务中心应当依托中国审判流程信息公开网及时向当事人及诉讼代理人公开收立案环节的信息。

22. 符合收案和立案条件的,立案庭、诉讼服务中心应当全面采集申请立案当事人及诉讼代理人的姓名名称、证照号码、送达地址、通讯方式等信息,要求其签署送达地址、送达方式确认书,提供对方当事人及第三人的相应信息。

23. 立案庭、诉讼服务中心应当按照案件类别,要求当事人或一审法院提供下列诉讼材料,并开具收取凭证:

(1)民事、行政再审申请和刑事、国家赔偿申诉案件,由再审申请人或申诉人提交再审申请书或申诉状、原审生效裁判文书、身份证明材料、委托代理手续、证据材料的书面及电子文件。

(2)二审案件,由一审法院在移送上诉卷宗时,一并提供一审案件电子卷宗和上诉状、身份证明材料、委托代理手续、有关证据材料的电子文件。

24. 信息中心应当健全完善电子卷宗调取通道,支持实时调取一审、原审案件的电子卷宗,并导入办案平台。

25. 巡回法庭原则上不审理或办理请示案件,如确有必要的,应当在立案前向审判管理办公室提交报告并说明理由,审判管理办公室会同相关部门研究同意后,巡回法庭可以立案。

高级人民法院报请批准延长审限或因管辖权问题报请裁定、决定的案件,由巡回法庭审理或办理。

(二)分案

26. 分案实行随机分案为主、指定分案为辅的案件分配制度。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指定分案:

(1)重大、疑难、复杂、新类型及具有指导意义的案件,有必要由院长及其他院领导、庭长承办的;

(2)当事人、诉讼地位、案由等信息相同或者高度相似的案件,或者同一批次受理的2件以上的批量案件;

(3)本院提审的案件;

(4)院长及其他院领导、庭长根据特殊案件监督管理工作需要,提出分案建议的案件;

(5)其他不适宜随机分案的案件。

27. 各审判业务庭室可以制定本庭室具体随机分案规则,经审判管理办公室审核后向全院公开,由信息中心在办案平台上落实。

随机分案规则需要调整的,有关审判业务庭室应当向审判管理办公室提出书面申请。

(三)庭前准备

28. 合议庭成员均应在庭前阅卷,重点关注庭审中准备查明的事实证据问题以及需要当事人及代理人进行辩论的法律问题。承办法官一般应制作阅卷笔录、提炼争议焦点、拟订庭审提纲。

29. 遇有重大、疑难、复杂案件或上诉案件有新证据的,合议庭可以召集庭前会议交换证据、组织质证、排除非法证据等。

对于适宜调解的案件,合议庭可以通过庭前会议促成当事人和解或达成调解协议。

30. 承办法官应当指导法官助理或书记员及时将案件审理过程中采集的当事人信息录入办案平台,包括被申诉人、被申请人的证件号码、手机号码、送达地址等信息。

案件进入审理阶段后,当事人又委托、增加、变更诉讼代理人,或者诉讼代理人的证件号码、手机号码、送达地址等发生变化的,法官助理或者书记员应当及时采集、填录、更新上述信息。

法官助理或者书记员应当通过查阅案卷、联系下级法院、联系检察院等途径完成上述信息的采集工作。

31. 合议庭成员确定后,书记员应当依托办案平台及时制作受理案件通知书、应诉通知书、传票,呈报承办法官签发后,提交总值班室电子签章。

书记员应当及时向案件当事人或者诉讼代理人送达受理案件通知书、应诉通知书、传票、廉政监督卡、审判流程信息公开告知书、当事人提交的证据等文书和材料,并在办案平台及时填录送达信息。

对于案件当事人或者诉讼代理人同意接受电子送达的,以上文书和材料应当采用电子送达方式送达。

32. 法官助理或书记员应当在开庭通知书、传票中告知检察机关和全体诉讼参与人庭审直播注意事项。

33. 检察机关或当事人书面申请不进行网络直播,经审查确有正当理由的,承办法官应当在办案平台填写《最高人民法院庭审不进行网络直播审批表》,层报主管院领导审批。

34. 庭审直播预告发布后,出现延期审理、撤诉、调解等特殊情况的,承办法官应当在办案平台填写《最高人民法院取消庭审网络直播审批表》,层报主管院领导审批。

(四)庭审

35. 合议庭开庭审判案件应当严格按照法律规定的诉讼程序进行,充分发挥庭审在查明事实、认定证据、保护诉权、公正裁判中的决定性作用,确保诉讼证据出示在法庭、案件事实查明在法庭、诉辩意见发表在法庭、裁判理由形成在法庭。

36. 经庭前会议已确认无争议的事实和证据,合议庭在庭审中作出说明后,可以简化庭审举证和质证。

37. 庭审出现不宜直播的情况时,审判长有权指令书记员中断或终止直播,中断直播事由消除后,审判长应当指令书记员恢复直播。中断、恢复、终止直播的情况,应当记入庭审笔录。

38. 案件审理中收集到的证据材料,由书记员负责同步扫描形成电子文档并上传办案平台。

(五)类案与关联案件检索

39. 承办法官在审理案件时,均应依托办案平台、档案系统、中国裁判文书网、法信、智审等,对本院已审结或正在审理的类案与关联案件进行全面检索,制作类案与关联案件检索报告。检索类案与关联案件有困难的,可交由审判管理办公室协同有关审判业务庭室、研究室及信息中心共同研究提出建议。

40. 经检索类案与关联案件,有下列情形的,承办法官应当按照以下规定办理:

(1)拟作出的裁判结果与本院同类生效案件裁判尺度一致的,在合议庭评议中作出说明后即可制作、签署裁判文书;

(2)在办理新类型案件中,拟作出的裁判结果将形成新的裁判尺度的,应当提交专业法官会议讨论,由院庭长决定或建议提交审判委员会讨论;

(3)拟作出的裁判结果将改变本院同类生效案件裁判尺度的,应当报请庭长召集专业法官会议研究,就相关法律适用问题进行梳理后,呈报院长提交审判委员会讨论;

(4)发现本院同类生效案件裁判尺度存在重大差异的,报请庭长研究后通报审判管理办公室,由审判管理办公室配合相关审判业务庭室对法律适用问题进行梳理后,呈报院长提交审判委员会讨论。

41. 对适用死刑复核程序、二审程序、赔偿委员会决定程序、审判监督程序、国家赔偿监督程序审结的具有类案指导价值的案件,法官助理应当在承办法官指导下,高度提炼案件基本事实、争议焦点、评议意见、法律依据、裁判要旨等,形成书面裁判要览并上传办案平台。

(六)评议

42. 承办法官应当将所有案件材料上传办案平台,确保其他合议庭成员在评议前通过办案平台查阅有关卷宗材料。

43. 承办法官对案件事实负主要责任,应当全面客观介绍案情,说明类案与关联案件检索情况,提出拟处理意见。

44. 所有合议庭成员均应对事实认定、法律适用发表意见,重点说明证据采信情况及拟作出裁判结果的理由。合议庭成员发表最终处理意见时,应当按照法官资历由低到高的顺序进行。

45. 合议时,书记员应当全面、准确记录合议过程,合议笔录应由合议庭成员审核确认后上传办案平台。

(七)提交和报请讨论

46. 合议庭认为案件需要提交专业法官会议讨论的,应当报请庭长召集会议。

对依法应当由赔偿委员会作出决定的国家赔偿案件,合议庭应当按程序报请赔偿委员会讨论。

专业法官会议、赔偿委员会的会议记录及合议庭的决定,应当上传办案平台,入卷备查。

47. 专业法官会议、赔偿委员会、主管院领导可以建议合议庭复议一次,也可以建议合议庭按程序层报审判委员会讨论。

48. 提交审判委员会讨论的案件,合议庭应当列明需要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的法律适用问题,汇报类案与关联案件检索情况,提出拟处理意见和理由,说明专业法官会议、赔偿委员会对案件的处理意见或建议。

49. 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案件依照《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工作规则》《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改革和完善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制度的实施意见》有关规定执行。

50. 审判委员会对案件的处理决定和理由应当在裁判文书中公开,法律规定不予公开的情形除外。

(八)裁判文书的制作、校核和印制

51. 承办法官持少数意见的,由其按照合议庭、赔偿委员会、审判委员会多数意见制作裁判文书。

52. 承办法官应当指导法官助理或书记员对裁判文书进行校核,并提交总值班室电子签章后印制。

(九)送达和结案

53. 承办法官应当督促指导法官助理或书记员及时送达法律文书,准确填报送达方式、送达时间、结案方式、结案案由等信息。

54. 裁判文书送达后7个工作日内,承办法官应当督促指导法官助理或书记员完成拟公开裁判文书的技术处理和裁判文书上网公开工作。公告送达的,公告后即可公开。

(十)网上办案

55. 承办法官应当严格落实网上办案工作要求,确保案件审理的全部案件材料网上运转、全部流程节点信息完整、内容准确。

56. 各审判业务庭应当确定一名副庭长负责推动网上办案工作,并指定一名联络员协助庭领导负责此项工作,了解需求,查找问题,制定对策,反馈意见。

(十一)档案查阅

57. 庭审录像和案件卷宗正卷应当向当事人及诉讼代理人公开。

查阅庭审录像的,由诉讼服务中心在核实查阅人员身份信息后直接提供查阅;查阅已归档电子档案的,经承办法官和档案管理部门批准后提供查阅;查阅未归档电子卷宗的,经承办法官批准后提供查阅。

当事人及诉讼代理人查阅上述材料,书记员应核对身份证件及代理权限后提供查阅,并安排专门人员监督阅卷。

(十二)刑事案件特别规定

58. 办理死刑复核案件,刑事大要案请示案件,涉外、涉侨、涉港澳台刑事请示案件,法定刑以下判处刑罚核准案件,分案、阅卷、提讯、听证、评议及制作、审核、签署、送达、公开裁判文书等工作,按照有关规定执行。

除前款规定之外的其他刑事案件,按照本意见执行。

四、审判监督与管理

(一)院长审判监督管理职责

59. 院长履行下列审判监督管理职责:

(1)从宏观上指导本院和全国法院各项审判工作;

(2)组织研究与审判工作有关的重大问题、制定相关管理制度;

(3)召集和主持审判委员会;

(4)召集和主持考评委员会;

(5)对涉及国家安全、外交、社会稳定及本意见列明的特殊案件实施审判监督管理;

(6)指定本院审理案件的审判长;

(7)依法依规行使程序性事项审批权力;

(8)依法监督、管理其他审判执行工作;

(9)法律规定的其他职责。

其他院领导协助院长工作,受院长委托行使前款规定的部分职权。

(二)庭长审判监督管理职责

60. 庭长履行下列审判监督管理职责:

(1)从宏观上指导本庭审判工作;

(2)研究确定各合议庭、审判团队、工作人员的职责分工;

(3)根据本意见有关规定指定分案;

(4)召集和主持专业法官会议;

(5)研究本庭审判工作运行态势,落实院党组、审判委员会作出的审判工作部署;

(6)依法依规行使程序性事项审批权力;

(7)召集和主持部门考评会议,研究提出部门初评意见;

(8)依法监督、管理本庭其他审判执行工作;

(9)法律规定的其他职责。

副庭长协助庭长工作,受庭长委托行使前款规定的部分职权。

(三)纪律监督

61. 中央纪委驻最高人民法院纪检组主要领导列席审判委员会会议,各审判业务庭室廉政监察员可以列席专业法官会议、合议庭合议。

(四)审判监督、国家赔偿监督

62. 对本院已经生效的判决、裁定、决定、调解书,因当事人申请而需要再审、重新审理或依职权再审、重新审理的,由院长依据 刑事诉讼法、 民事诉讼法、 行政诉讼法、 国家赔偿法有关规定,将案件提交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因最高人民检察院抗诉而需要再审的,由合议庭依法作出再审裁定;因最高人民检察院针对赔偿委员会决定提出检察意见的,由赔偿委员会决定直接审理。

63. 对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已经生效的判决、裁定、决定、调解书,发现确有错误的,院长及其他院领导、庭长应当依据审判监督、国家赔偿监督权限指导有关审判业务庭室决定提审、直接审理或指令下级人民法院再审、重新审理。

(五)审判管理

64. 院长及其他院领导、庭长可以要求合议庭报告以下案件的进展情况和评议结果,并要求逐级审批:

(1)涉及群体性纠纷,可能影响社会稳定的案件;

(2)疑难、复杂且有重大社会影响的案件;

(3)与本院类案判决可能发生冲突的案件;

(4)反映法官有违法审判行为的案件;

(5)死刑复核案件,刑事大要案请示案件,涉外、涉侨、涉港澳台刑事请示案件,法定刑以下判处刑罚核准案件。

院长及其他院领导、庭长可以决定或建议将上述案件提交专业法官会议、赔偿委员会、审判委员会讨论。

65. 对下列程序性事项,院长及其他院领导、庭长应当依法依规予以审批:

(1)采取、变更、解除保全措施;

(2)先予执行;

(3)回避;

(4)拘传、拘留、罚款;

(5)采取、变更刑事强制措施;

(6)采取限制出境措施;

(7)依照规定公布、撤销、更正、删除失信被执行人信息;

(8)缓、减、免交诉讼费;

(9)其他重大程序性事项。

66. 因回避或工作调动、身体健康、廉政风险等事由,确需调整承办法官或合议庭成员的,应当由院长及其他院领导、庭长按照审判管理权限审批决定。

67. 案件出现应当扣除、延长、中止、重新计算审限的情形时,承办法官应当及时提出申请,由院长及其他院领导、庭长根据审判管理权限审批决定。

68. 院长及其他院领导、庭长可以根据审判管理职责,查看、操作和监控案件审判流程运行情况,组织开展案件评查,纠正不当行为,督促案件审理进度,统筹安排整改措施。

69. 院长及其他院领导、庭长实施案件管理的行为及有关决定内容,应当在案卷和办案平台上全程留痕。

70. 各审判业务庭室包括巡回法庭代拟司法解释、指导性意见、指导性案例及其他司法政策文件等,应当层报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以最高人民法院名义统一发布。

71. 院长主持考评委员会开展办案业绩考核工作,指导审判管理办公室健全完善办案业绩评价体系,运用权重系数计算办法科学测定办案工作量,合理评价法官办案数量、质量、效率和效果,对法官办案业绩提出考核意见。

对法官助理、书记员的工作业绩进行考核时,应当重点听取所在庭室、审判团队和法官的意见。

72. 审判责任的认定和追究,按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完善人民法院司法责任制的若干意见》《关于建立法官、检察官惩戒制度的意见(试行)》等规定执行。

73. 本意见自2017年8月1日起试行。


 
 
 
免责声明
相关阅读
  合肥律师推荐  
苏义飞律师
专长:刑事辩护、取保候审
电话:(微信) 15855187095
地址:合肥庐阳区东怡金融广场B座37楼
  最新文章  
  人气排名  
诉讼费用 | 诚聘英才 | 法律声明 | 投诉建议 | 关于我们
地址:合肥庐阳区东怡金融广场金亚太律所 电话:15855187095 QQ:314409254
信箱:314409254@qq.com 皖ICP备120017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