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文机关最高人民检察院
发文日期2023年08月29日
时效性现行有效
施行日期2023年08月29日
效力级别司法文件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检察院,解放军军事检察院,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人民检察院:
江河湖库是生态系统和国土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支撑。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加强大江大河和重要湖泊湿地生态保护治理。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统筹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治理,推动重要江河湖库生态保护治理。全国检察机关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法治思想,坚持从生态系统整体性和流域系统性出发,聚焦流域水、土壤、矿产、生物等自然环境要素保护,重点区域、重点行业污染问题防治,以及上下游不同行、左右岸不同步问题治理等,依法能动履行公益诉讼检察职能,取得积极成效。为进一步推动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治理公益诉讼办案工作走深走实,最高人民检察院选编了“云南省曲靖市检察机关督促整治南盘江流域生态环境行政公益诉讼案”等7件典型案例。现印发你们,供参考借鉴。
最高人民检察院
2023年8月29日
检察公益诉讼助力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治理典型案例
1. 云南省曲靖市检察机关督促整治南盘江流域生态环境行政公益诉讼案
2. 四川省遂宁市检察机关督促治理跨界小流域水环境行政公益诉讼案
3. 江西省安远县人民检察院督促保护东江源头水生态环境行政公益诉讼案
4. 湖北省宜昌市检察机关督促整治船舶修造、拆解行业污染环境行政公益诉讼系列案
5. 山西省沁源县人民检察院督促保护水资源行政公益诉讼案
6. 广东省廉江市人民检察院督促保护红树林湿地行政公益诉讼案
7. 贵州省江口县人民检察院诉某水资源管理有限公司破坏流域水生态环境民事公益诉讼案
云南省曲靖市检察机关督促整治南盘江流域生态环境行政公益诉讼案
【关键词】
以事立案 水污染 一体化办案 综合治理
【要旨】
针对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治理中存在的监管部门多、层级不一问题,检察机关可以采取一体化办案模式,分层监督、整体推进,促进部门联动、区域协同,实现流域综合治理。
【基本案情】
南盘江系珠江上游,流经云南省曲靖市境内7个县市区,全长246公里,在罗平县汇入万峰湖。近年来,曲靖市中心城区每日产生污水约30万m3。由于城区截污治污体系不完善,加之流域水资源严重短缺,河道内源污染严重等原因,导致局部河段季节性黑臭、污水直排问题突出,淤堵、渗漏、溢流严重。2021年,该流域中心城区段水质为劣V类,直接影响下游水质。
【调查和督促履职】
2022年1月,曲靖市人民检察院(以下简称“曲靖市检察院”)经勘察现场、查阅资料、走访调查后发现南盘江流域生态环境受损的案件线索。由于南盘江在曲靖流域面积广、干支流众多,涉及行政监管部门多、层级不一,曲靖市检察院决定“以事立案”,采取市检察院牵头、各基层检察院同步跟进的“上下一体、跨区域协作”专案模式,抽调市、县(区)检察院20余名干警组成8个办案组,整体推进涉案问题治理。2022年3月起,相关县(区)检察院针对初步查明的问题陆续依法立案。
专案办理过程中,各办案组利用无人机核查发现水质污染点位12处,制作图片、视频证据材料200余份;委托专业机构监测水质45个点位、土壤30份样品,出具检测报告28份;同时组织勘验现场。经以上工作,查明南盘江流域水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主要问题:一是污水直排。如三宝温泉片区多家企业生产生活废水违规直排南盘江;陆良县大莫古镇太平工业园区管道破损污水直排南盘江等。二是河道养护不到位。如陆良县小百户镇河段存在私挖滥采;经开区上西山水库行洪道、白石江南河交汇上游行洪道等存在种植农作物情形;沾益区海河盘江段、农场河等河道淤塞;多处河道存有大量漂浮物、弃置大量建筑垃圾,且存在畜禽养殖污水直排情况。三是污水处理设施不足或未完全投入使用。如曲靖经开区唯一的污水处理厂设计污水处理能力小于日污水排放量且未满负荷运行;沾益区花山镇松林社区污水处理厂未投入使用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等规定,辖区内住房和城乡建设、生态环境、水务、农业农村等部门和属地人民政府负有对水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监督管理职责,但是未依法全面履职,致使社会公共利益受损。
由于南盘江流域流经区域广、案涉违法行为不一、监管部门职责交织,曲靖市检察机关综合运用圆桌会议、磋商、制发检察建议、提起诉讼等方式进行监督。截至2023年6月,分别向属地人民政府、主管行政机关发出诉前检察建议118件,磋商7件,提起行政公益诉讼1件,推动市县乡三级政府和20个职能部门联动执法、系统整治。针对污水直排问题,促成行政机关依法排查整治排污口384处,改造铺设排污管网,防止污水直排南盘江干径流;针对河道养护问题,促成行政机关常态化开展河道养护巡查,清淤11万m³打捞漂浮物及各类垃圾3050吨;针对污水处理能力不足问题,促成3处污水处理设施投入使用及扩容建设,增加日处理能力近10万m³。曲靖市检察机关还对云南某公司污染环境等问题向法院提起民事公益诉讼7件,追偿生态环境损害修复费40余万元。
在专案推动下,全市积极开展南盘江流域综合治理工作。目前南盘江流域水质优良率达92%,万峰湖入口三江口水质由原来的Ⅱ类变为Ⅰ类。2023年4月,曲靖市检察院举行公开听证会,各方代表充分肯定了南盘江专案的整改效果。
【典型意义】
跨区域河流水污染治理因水域面积广、干支流多。检察机关坚持系统观念,充分发挥一体化办案优势,从流域系统性出发,采取一体化办案模式,综合运用磋商、制发检察建议、提起诉讼等监督方式,推动流域跨区域部门协同、全流域联动履职,有效加强流域水污染防治和系统治理。
四川省遂宁市检察机关督促治理跨界小流域水环境行政公益诉讼案
【关键词】
行政公益诉讼诉前程序 水污染 小流域治理 一体化办案
【要旨】
针对跨界小流域水体严重污染问题,检察机关可以发挥一体化办案机制作用,统筹属地检察机关分别向负有监管职责的上下游行政机关提出检察建议,督促推动流域污染协同共治。
【基本案情】
小流域是指二、三级支流以下以分水岭和下游河道出口断面为界、集水面积在50km²以下的相对独立和封闭的自然汇水区域,其水环境质量对大流域生态系统具有重要影响。同心河是嘉陵江三级支流的小流域,发源于四川省射洪市,流经四川省大英县后注入嘉陵江二级支流郪江,2021年11月下旬,同心河流域出现大面积水体污染,总磷等多项水检测指标严重超标,其中同心河射洪、大英交界断面为V类水质。
【调查和督促履职】
四川省大英县人民检察院(以下简称大英县检察院)接到县人大代表反映同心河水质污染线索后,经研判认为受污染流域涉及射洪、大英两地,遂上报遂宁市人民检察院(以下简称遂宁市检察院)。遂宁市检察院启动跨区划一体化办案机制,抽调市县两级院办案骨干成立办案组,射洪市检察院、大英县检察院分别于2022年2月17日、3月2日以行政公益诉讼立案。
办案组通过现场勘验、收集书证、走访附近居民等方式查明:同心河上下游存在生活污水直排入河、水葫芦和浮萍泛滥未及时清理、3家养殖户违法网箱养鱼、多处农业农药化肥残留冲刷入河、岸线违法堆放固废等违法情形。上述情形导致同心河水体化学需氧量、总磷、高锰酸盐等指数严重超标,未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 规定的地表水Ⅲ类标准,污染区域面积达9.52余万平方米,损害社会公共利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等规定,遂宁市射洪生态环境局、射洪市太乙镇人民政府、大英县隆盛镇人民政府负有对水环境质量及岸线污染防治进行监管的职责,但未全面履职。2022年4月19日,射洪市检察院向遂宁市射洪生态环境局、太乙镇人民政府送达检察建议,建议对同心河上游水环境开展治理,对岸线固废污染、水产家禽养殖污染等违法行为加强监管。2022年4月29日,大英县检察院向隆盛镇人民政府送达诉前检察建议,建议其解决污水直排问题。
收到检察建议后,遂宁市射洪生态环境局、射洪市太乙镇人民政府组织清理同心河流域各类污染物12.5吨,增设岸线监测点12个,拆除违规排污口7处,维修改造污水管网18处,联合开展养殖技术改良升级。大英县隆盛镇人民政府新建污水管网及配套设施并纳入农村污水治理“千村示范工程”,现已投入使用。市县两级检察院、河长办等开展跟进监督,确认案涉违法情形得到有效整改,同心河水质经检测已符合地表水Ⅲ类标准。
为解决全市小流域交织带来的污染源发现难、处置不及时等难题,遂宁市检察机关与同级河长办推动建立了“塘长+库长+巡护员”网格化治理小流域模式。截至2023年8月,56名村组干部及群众加入“塘长+库长+巡护员”队伍,对全市小流域堰塘库渠水环境开展巡护,发现并移送处置小流域污染源143处。
【典型意义】
小河清方能大河净。小流域是大流域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小流域水环境问题会影响大流域的生态功能。检察机关针对跨界小流域治理难题,通过一体化办案督促小流域上下游行政机关同步治理,并建立“塘长+库长+巡护员”小流域网格化治理新模式,将污染源有效控制在初始状态并及时处置,全市小流域水系更加通畅洁净,农村人居环境得到显著改善。
江西省安远县人民检察院督促保护东江源头水生态环境行政公益诉讼案
【关键词】
行政公益诉讼诉前程序 养殖污染 水生态 检察建议+调研报告
【要旨】
针对江河源头养殖污染影响下游河段水质及流域水生态系统的问题,检察机关提出检察建议,督促行政机关开展整治,运用“河长+检察长”“检察建议+调研报告”等方式,促进流域水生态环境系统保护。
【基本案情】
东江是珠江流域三大水系之一,是香港和广东部分城市的主要供水水源。东江源头的贝岭水在安远县境内称为镇江河。近年来,由于生猪养殖,不规范的农业生产活动导致镇江流域水质富营养化,造成水葫芦大面积爆发,严重破坏水生态环境及水生生物栖息环境。经抽样检测,该县出境断面水体中总磷含量0.11mg/L,超出《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总磷含量评价标准。
【调查和督促履职】
江西省安远县人民检察院(以下简称安远县检察院)依托“河长+检察长”协作机制发现,镇江河黎屋组、社山村等河段水葫芦大面积滋生,绵延安远境内水面超7公里并顺河而下,镇江河下游地区普遍存在水葫芦滋生问题。2023年3月27日,安远县检察院决定行政公益诉讼立案。经实地走访、调取资料、无人机航拍等方式调查发现,沿河乡镇养殖污水直排是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原因,其中位于东江源国家湿地公园的三百山镇禁养区存在养殖生猪、污水直排等问题。
安远县检察院经审查认为,针对三百山镇多家养殖场在禁养区违规养殖造成镇江河水污染问题,县生态环境局未依法履行环境保护监管职责;县农业农村局未严格履行畜禽养殖区域划定及监管职责;三百山镇人民政府未依法履行属地管理职责。2023年4月3日,安远县检察院依法分别向上述行政机关发出诉前检察建议,建议对三百山镇辖区生猪养殖污染问题进行全面整改,加强联动协作,整治河段水体富营养化问题。
行政机关收到检察建议后,召开专题调度会并联合开展全县生猪养殖整治专项行动。经整治,三百山镇禁养区的生猪已全部被清理转运;东江源头各乡镇关停97家“小散污”养殖场,推动248家养殖场完善配套环保设施,并严格施行环保设施匹配标准,禁止超过环保设施承载力超规模养殖,严禁向河流排入不达标的养殖污水;制定水葫芦长效管控工作方案,拨款420万元用于专项清理整治,集中打捞水葫芦1.8万吨。2023年6月,安远县人大常委会开展生态环境公益诉讼调研,专题视察镇江河水生态环境。实时监测报告显示,镇江河出境断面水质达到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一级保护区标准,水体中总磷含量明显下降,水体富营养化问题得到改善。
为巩固整改成效,安远县检察院开展养殖污染“回头看”,实地走访全县各乡镇养殖场,发现普遍存在环保设施建设不完善、运行不规范问题,经调研后形成《关于全县生猪养殖环保设施运行情况的调研报告》送县政府,推动全县生猪养殖污染整治持续、规范开展。
【典型意义】
流域源头养殖排污造成水体富营养化,易导致流域水质破坏、水生生物的稳定性和多样性降低,进而影响饮用水安全、水生态环境保护以及水体生态系统平衡。检察机关聚焦东江源头下游河段水体富营养化致使水葫芦滋生蔓延,危及饮用水安全问题,追根溯源查明上游造成水质污染的原因。通过提出检察建议督促有关部门开展养殖污染整治和水葫芦专项清理,推动对东江水系生态环境和生态系统保护,保障粤港澳大湾区饮用水安全。
湖北省宜昌市检察机关督促整治船舶修造、拆解行业污染环境行政公益诉讼系列案
【关键词】
行政公益诉讼诉前程序 船舶修造、拆解污染 长江流域 行业治理
【要旨】
针对船舶违规修造、拆解作业破坏流域生态环境问题,检察机关可以发挥一体化办案机制作用,督促相关行政机关分类处置,有效推进船舶污染治理,助力行业规范发展。
【基本案情】
湖北省宜昌市地处长江中上游,得益于长江咽喉枢纽的区位优势,当地船舶工业发达,新型标准化船舶和新能源船舶制造规模居全国全省行业前列。近年来,部分企业违规开展船舶修造、拆解业务,产生的废钢铁、压舱水、废油、橡胶、石棉等大量工业废物和危险废物得不到规范收集和有效处置,威胁长江生态和水质安全。
【调查和督促履职】
2021年12月,湖北省人民检察院将上述线索交办至宜昌市人民检察院(以下简称宜昌市检察院)。宜昌市检察院迅速组织对流域内的船舶修造企业和航运公司进行实地调查,查明有11家在修造过程中未采取污染防治措施,5家未取得修造资质,有25家未取得拆船环评审批手续。上述船舶修造企业进行违规修造、拆解活动,威胁长江生态和水质安全,损害社会公共利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防止拆船污染环境管理条例》的相关规定,生态环境部门负有修造、拆解船舶污染防治的监管职责,经济和信息化部门对未取得船舶修造许可仍经营修造业务行为负有监管职责。
因涉案问题范围广、情况复杂,宜昌市检察院决定分类监督,统筹推进办案工作。2022年1月至5月,宜昌市检察院针对市级单位某新区管理委员会未依法会同相关部门加大违规拆解打击力度的问题立案;葛洲坝人民检察院(以下简称葛洲坝检察院)受指定,针对4个县区生态环境部门未全面履行船舶违规拆解监管职责问题立案;宜都市、枝江市、秭归县检察院针对16家船舶修造公司未取得修造资质、防污染措施不足等问题,分别对辖区内经济和信息化部门和生态环境部门立案。2022年1月至8月,宜昌市检察机关先后向11家行政机关提出检察建议,督促其依法履行监管职责,促使相关企业合规经营,消除环境污染隐患;加大对长江沿线船舶修造企业执法检查力度,规范拆解行为。
检察建议发出后,相关行政机关高度重视,经信部门督促企业全面自查自改,依法合规经营;生态环境部门查处环境违法行为,督促企业规范处置危险废物,补办环评手续,组织全市船舶企业自查整改,有效促进行业整治。在船舶修造方面,5家企业依法取得修造船许可、补办环评手续,11家具有修造船资质的企业加大污染防治设施投入;在船舶拆解方面,对于依法不能办理拆船环评的11家船舶修造企业,及时引导转型,其余14家船舶修造企业承诺暂停船舶拆解业务,并积极推动办理拆解环评手续;对违法转移废机油等危险废物的某船舶企业,予以罚款10万元,并责令改正违法行为;依法将接收处置废机油的经营户移送公安机关,已于2022年9月刑事立案。
为做好“后半篇文章”,宜昌市检察院、葛洲坝检察院联合相关职能部门开展调研,向宜昌市政府提交《长江宜昌段船舶拆解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调研报告。宜昌市政府高度重视,推动出台《关于规范船舶拆解工作的若干意见》,从源头上加强报废船舶监管,完善相关企业资质审核,提高船舶拆解安全环保能力。
【典型意义】
船舶修造、拆解行业环境治理是长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的行业缩影。宜昌市作为船舶工业产业集群地,区域内船舶流动性大,加之修造、拆解行业机械化程度高、工期快,导致行业监管缺位。检察机关充分发挥“指定管辖+属地管辖”的一体化办案模式,打破流域治理中多头治理、属地管理的治理模式,推动多个部门协同对船舶企业开展分类处置,促进规范船舶修造、拆解行业治理。
山西省沁源县人民检察院督促保护水资源行政公益诉讼案
【关键词】
行政公益诉讼 黄河支流 地下水超采 大数据监督模型
【要旨】
针对违法取用地下水问题,检察机关提出检察建议督促后,行政机关仍未依法全面履职的,应当依法提起行政公益诉讼。对于办案中发现的共性问题,检察机关可以构建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推动水资源保护共性问题的系统治理。
【基本案情】
沁河是黄河的一级支流,其发源地沁源县的水资源保护状况对整个流域的水资源保护具有直接影响。沁源县是全国重点产煤县和全省主焦煤基地县,有大小煤矿85座,均分布在沁河沿岸。煤矿生产及矿区生活用水量巨大,部分矿企存在未办理取水许可证、无用水计量装置、取水许可证过期、超批复取水等违法行为。其中A煤矿于2019年和2020年共超许可取水60.2万m³,沁源县水利局虽然对其违法行为作出罚款8万元的行政处罚决定,但未完全履行责令停止违法行为的监督管理职责,致使该企业超许可取用地下水的违法行为持续存在。截至2021年8月,超本年度取水量12.67万m³。上述违法行为易引发地下水下降、河流干涸、生态退化等问题,严重破坏沁河流域生态安全,不利于黄河中游地区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侵害了公益。
【调查和督促履职】
2021年6月,山西省人民检察院将霍泉泉域违规开采地下水案件线索逐级交由沁源县人民检察院(以下简称沁源县检察院)办理。沁源县检察院开展初步调查后,于同年8月17日决定立案。经现场勘察,走访税务、水利等部门,调取行政执法资料,询问行政机关、涉案公司负责人,查明A煤矿超许可取用地下水损害公益和县水利局履职不到位的事实。
2021年8月18日,沁源县检察院向县水利局发出诉前检察建议,建议其对案涉煤矿超批复许可取用地下水的行为依法处理,并加强全县取水许可证管理和水资源执法检查力度。水利局收到检察建议后,对A煤矿超许可取水进行立案调查,要求企业制定整改方案进行节水改造。整改期满后,沁源县检察院在跟进监督中发现,A煤矿并未按要求进行节水改造。县水利局在对A煤矿2021年度超许可取水罚款10万元后,未进一步采取有效监管措施,存在以罚代管的情况,致使公共利益持续处于受损状态。
【诉讼过程】
2021年12月28日,沁源县检察院向沁源县人民法院提起行政公益诉讼,请求判令县水利局依法全面履行法定职责。
案件起诉后,县水利局立即要求A煤矿停产整顿,并督促其投资300余万元安装节水设备实现节水增效,每日向县水利局汇报用水情况,同时督促A煤矿补缴44.1万元水资源税。2022年1月,A煤矿日均取水量、月均水量均在许可范围内。同年2月9日,沁源县检察院跟进调查发现,超采地下水问题确已整改到位。经综合研判,沁源县检察院认为行政机关已经依法履行职责,行政公益诉讼的目的已经实现,经法院裁定准许后,于2022年2月23日撤回起诉。
沁源县检察院以该案办理为突破口,深入挖掘水资源保护案件背后的共性问题,自主研发水资源保护公益诉讼监督模型,筛查出异常数据433条,办理案件5件,推动关停自备井10余口,30余家企业安装计量设施,10余家煤矿投资上千万元安装节水设施,洗车、洗浴等特种行业用水量同比下降18%,督促收回水资源税费300余万元。
【典型意义】
水资源短缺是黄河流域最大的矛盾。为有效规范流域水资源节约、保护、开发、利用,检察机关在提出检察建议督促后,对未依法全面履行职责的行政机关,依法提起行政公益诉讼,推动有效解决企业违规取水问题,并更新节水设备。同时,结合案件研发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推动类案监督,助力黄河流域水资源集约节约利用。
广东省廉江市人民检察院督促保护红树林湿地行政公益诉讼案
【关键词】
行政公益诉讼诉前程序 流域生态系统 红树林群落保护 综合治理
【要旨】
针对流域内水体污染以及外来物种入侵,损害特有近危级别红树林群落的情形,检察机关可以提出检察建议,督促负有监管职责的多个行政机关依法全面履职,协同开展全流域综合治理,加强流域特有珍稀植物保护,促进流域生态系统修复。
【基本案情】
九洲江跨越广西、广东,从广东省廉江市安铺镇流入南海北部湾,全国集中分布面积最大的湛江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该区域。作为近危(NT)级的珍稀红树林树种的小花老鼠簕分布于此,特别是九洲江营仔河、安铺河段的群落面积接近1万平方米,植株密度为每平方米大约14株,平均高度1.1米,其规模和数量在全国都属罕见,具有极高的生态平衡、生物多样性和科研价值。近年来,该处小花老鼠簕群落受上游其他物种入侵和人为污染等各种因素影响,存在被逐渐侵蚀、退化的迹象,作为“海岸卫士”的海洋生态屏障作用也受到影响。
【调查和督促履职】
2022年4月,广东省廉江市人民检察院(以下简称廉江市检察院)邀请从事红树林研究工作的专家实地考察时发现该案线索。经初步调查,廉江市检察院于2022年12月28日决定立案。该院依托红树林公益诉讼检察工作站,联合高桥红树林管理站对小花老鼠簕群落周边的九洲江流域进行实地勘察;使用无人机航拍取证,对外来入侵植物采样,排查入侵水浮莲的来源河段,并向相关专业人员咨询。经调查查明:仅小花老鼠簕湿地群落周边3公里范围内就有1个违规养殖排水口和3处固体废弃物堆放点,流域水质恶化,小花老鼠簕群落的根部和水面覆盖着大量生活垃圾,影响其自然生长;水浮莲、互花米草、无瓣海桑等外来物种散布在小花老鼠簕湿地周边,侵蚀小花老鼠簕群落生存空间,严重影响九洲江流域生态系统以及生物安全。当地民众也时有采摘的情况。根据相关规定,湛江市生态环境局廉江分局及营仔、安铺属地政府负有红树林湿地内固体废弃物污染防治的职责,廉江市水务局负有清除水上漂浮物的职责,廉江市自然资源局负有制止和处理采伐采摘等职责。
2023年1月28日,廉江市检察院依法向上述行政机关提出检察建议,建议各部门依法履行职责,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整治污染破坏行为,加强日常监管和法治宣传教育,提升公众对红树林湿地的保护意识。
各行政机关收到检察建议后,积极推进农村生活污水配套管网建设,提高污水的收集率和处理率;提高“广东省森林资源监测系统”上线率,加大护林员巡查力度;积极筹集资金、组织人员清除外来入侵植物和固体废弃物,清理九洲江营仔河、安铺河流域的垃圾及水上漂浮物约2.6万平方米,恢复小花老鼠簕群落原貌,保持流域水面干净整洁。同时,行政机关强化溯源治理,主动开展流域湿地保护的常态化监测和执法,构建“党建+网格”工作模式,形成“一名党员负责一段,一个支部负责一片”的党员守护水生态网格,推动沿岸村委制定保护流域湿地的村规民约,开展红树林湿地专项宣传活动。
2023年5月,廉江市检察院邀请专家一同对整治情况进行核查。经专家确认,小花老鼠簕群落内的固体废弃物已被清理完毕,水浮莲、互花米草、鱼藤等外来物种已被打捞和铲除,上游设置了水浮莲拦截装置防止其再次入侵,周边设置有明显的禁止采伐采摘等警示保护标志,小花老鼠簕群落整体生长态势良好,流域生态环境得到恢复改善。
【典型意义】
流域内特有植物群落是保持流域生态系统良性运行的关键类群,对流域生物多样性及水生态系统具有重要影响。针对滨海湿地生态群落红树林特殊物种受到上游污染威胁,检察机关充分发挥公益诉讼检察职能作用,依托红树林公益诉讼检察工作站搭建沟通协作平台,借助专家力量赋能办案,依法提出检察建议,督促多部门联合解决入海口珍稀红树林破坏的问题,维护濒危植物生长环境的稳定性,助推流域生态系统循环可持续发展。
贵州省江口县人民检察院诉某水资源管理有限公司破坏流域水生态环境民事公益诉讼案
【关键词】
民事公益诉讼 水生态流量 水产种质资源保护 生态安全
【要旨】
针对河流上游水电站未按规定修建保护设施、未按要求下泄生态流量,致使下游生态流量不足损害流域生态安全的问题,检察机关可以提起民事公益诉讼,要求违法主体承担生态修复责任,恢复流域整体水生态环境。
【基本案情】
贵州省铜仁市江口县某水电站,位于长江流域上游支流沅江-锦江水系的闵孝河中上游,由某水资源管理有限公司于2011年12月建成。该水电站通过拦坝引水发电投入运行,其中拦水坝横跨保护区河道,却未依法修建过鱼设施。因闵孝河属于鱼类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有小口白甲、黄颡鱼等十余种保护物种,阻断了保护鱼类洄游和繁殖,破坏流域生物多样性。该水电站为在枯水期增加引水,提高发电量,未按规定下泄流量,导致下游部分河道断流、干涸、河床裸露,河道水流流速、流量、水位明显减少。经检测,该水电站的下泄生态流量为0.8m³/s,低于《水资源论证报告》规定的河流生态系统最低生态流量1.2m³/s。2018年以来,因拦坝截留引水发电致使下游河道断流、干涸、河床裸露,河流生态平衡系统遭到破坏。
【调查与诉讼】
2021年2月1日,贵州省铜仁市人民检察院(以下简称铜仁市检察院)在开展“河长+检察长”巡河活动中发现该案件线索,经过初步调查后,决定以民事公益诉讼立案调查。铜仁市检察院通过现场勘验、无人机取证、调阅项目材料、函请主管部门协助调查、询问水电站负责人、走访当地村民等方式,查明了某水资源管理有限公司的违法行为造成公益受损的事实。因本案违法行为地、结果地均为江口县,且江口县法院是环境资源案件集中管辖法院,由其管辖更为适宜,铜仁市检察院拟指定江口县检察院管辖。由铜仁市中级人民法院请示贵州省高级人民法院批准后,将该案交由江口县人民法院管辖。2022年1月21日,铜仁市检察院将该案交办江口县检察院。
江口县检察院经审查认为,该水电站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长江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等规定,未依法调节生态流量、修建过鱼设施、未执行最低生态流量要求,致使整个下游生态流量锐减,河流生态平衡受到严重破坏,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经委托专业机构的专家出具意见,建议该水电站采取措施维持最低生态流量、修建过鱼设施保障鱼类洄游通道、采取生态补偿措施增殖放流价值30万元的鱼苗。
2022年2月15日,江口县检察院向江口县法院提起民事公益诉讼,诉请判令:被告某水资源管理公司依法对某水电站拦水坝修建过鱼设施,采取措施维持最低生态流量1.2m³/s,采取生态补偿措施增殖放流价值30万元的鱼苗,承担专家咨询费1万元。
诉讼过程中,被告对检察机关起诉的事实和证据没有异议,希望法院主持调解。2022年8月18,江口县检察院围绕该案是否可以调解,邀请人大代表、相关行政部门人员、当地村民代表及专家参与,召开公开听证会。经听证,听证员一致认为,在确保公益保护目的全部实现的前提下可以调解。同年11月9日,江口县法院主持江口县检察院与被告进行调解,最终达成调解协议,被告同意履行检察机关在诉讼请求中载明的民事责任,法院依法出具《民事调解书》予以确认。
调解协议生效后,被告已按照协议约定将下泄生态流量提升至1.2m³/s,并加装了流量检测设备实现在线实时监测;缴纳了专家咨询费1万元。2023年3月,被告与贵州某水利工程有限公司签订江口县某水电站鱼道工程委托代建承包合同,委托编制《渔业洄游通道设计方案》并经贵州省农业农村厅审批通过,项目在当地农业农村局的监督下有序开展。同年5月18日至7月20日,被告分三次全部完成价值30万元鱼苗的增殖放流。截至目前,该水电站拦水坝暂未进行蓄水,待渔业洄游通道竣工验收通过后再重新蓄水,通过增殖放流和生态流量提升,减水河段已经消失,下游水生态环境得到修复改善。
【典型意义】
生态流量是维系河湖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础,保障河湖生态流量对河湖生态环境健康和流域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检察机关坚持系统观念,从生态系统整体性和流域系统性出发,针对在长江支流拦坝引水发电,未按规定下泄水量、建立过鱼设施,导致下游河流生态流量不足、生态系统受损的行为,依法提起民事公益诉讼,促成违法行为人全面履行生态修复义务,有效保障流域生态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