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文机关国务院
发文日期1984年07月02日
时效性现行有效
施行日期1984年07月02日
效力级别国务院规范性文件
国务院原则同意国家经委《关于促进联合扩大名牌自行车生产实施方案的报告》,现转发给你们,请认真研究,贯彻执行。
促进联合,扩大优质名牌产品批量生产,迫使质次产品退出市场,是轻工业生产的重要方针。扩大名牌自行车生产的联合工作已有一定基础,希加快步伐,早出成果。请各地区、各部门认真总结这方面的经验,以推动其它产品的行业管理、调整、整顿和联合工作。
国家经济委员会关于促进联合扩大名牌自行车生产实施方案的报告(摘要)
遵照国务院领导同志关于自行车行业要“坚决采取支持名牌产品扩大生产批量,迫使质次产品退出市场,关停并转”的批示精神,去年十二月由国家经委、国家计委和轻工业部草拟了一个自行车行业的调整方案。此后,又按照国务院领导同志对这个方案的批示,制订了一个具体实施方案,并在今年二月全国轻工业厅局长会议上专门进行了讨论。与此同时,同国家计委、国家体改委、国防科工委、财政、轻工、机械、商业、军工、物价、物资、统计、工商行政管理等部门作了反复研究协商,基本上取得了一致意见,现报告如下:
一、 基本情况
建国三十多年来,自行车生产发展是很快的。一九四九年产量只有一万四千辆,到一九七八年已达到八百五十四万辆,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五年时间产量增加了两倍多,一九八三年实际产量二千七百五十八万辆。现有自行车整车厂一百一十五个。
自行车行业发展中比较突出的问题是:(1)盲目发展,重复建设。(2)企业结构不合理,专业化水平不高。(3)经济效益高低悬殊,企业亏损面较大。(4)名牌车上不去,杂牌车下不来。
二、 整顿现有企业
扩大名牌、压缩杂牌自行车第一步工作就是整顿现有企业。原则上按企业隶属关系属于谁,由谁负责整顿。在有关部门和地方整顿完以后,由轻工业部组织检查验收,验收小组可以吸收有关部门参加。整顿工作从实施方案批准后开始,在三个月内完成。
整顿现有企业的要求和主要措施:
1.明确整顿的标准。以一九八一年原国家机械委规划布点方案为基础,把企业分为四类:一类为市场信誉好,质量好,成本低的,要支持他们继续提高质量,增加品种,扩大生产;二类为可以维持生产,但要争优质创名牌,并做到照章纳税后不亏损;三类为市场有销路并能照章纳税的,允许过渡一年;四类为达不到上述要求的,实行关停并转。
经过整顿重新确认的厂点,必须持轻工业部审定同意的文件,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才能予以重新登记、注册。
2.组织全行业的产品质量鉴定。按照国家颁布的技术标准,在企业整顿的同时,由轻工业部组织对全国各种牌号的自行车进行一次全面质量鉴定。鉴定结果,要在报纸上公布。质量鉴定今后要制度化,每年搞一次。今年下半年准备由轻工、商业部门联合组织自行车展销,请用户对产品进行评议,以推动企业争创名牌,保护竞争。
3.严格执行税法。坚决堵塞擅自减、免税和随意进行财政补贴的漏洞。从一九八四年八月一日起,自行车减免税权限收归财政部,不论企业有无亏损,非经财政部批准,任何部门和地区无权擅自减税、免税或给予财政补贴,凡不按此执行的,对其擅自减免的税收或变相给予的补贴,应如数收归中央财政,并追究法律责任。
4.进一步调整、整顿价格,认真落实优质优价政策。改进自行车按质论价的办法,在三大名牌车价格基本不动的前提下,对其它牌号的自行车价格要分期分批进行整顿,同一规格型号的其它牌号车和名牌车的差价,可以下浮百分之五至十五,地区之间的差价由当地物价部门制定。整顿的原则,由国家物价局会同轻工业部、商业部提出。
5.整顿基本建设和技术改造项目。在行业整顿期间,所有基本建设项目一律暂停,资金冻结;技术改造项目包括引进项目也应整顿。由国家计委、国家经委和轻工业部重新审定。审定的原则是,对通过联合扩大名牌车生产的优先安排,对盲目上产量的一律不批。
6.实行生产许可证制度。在整顿的基础上,按照国务院发布的《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试行条例》①的规定,从今年十二月份开始,由轻工业部分批发放自行车生产许可证。要把质量评比和生产许可证结合起来考核,三年进行一次,对质量不好、经济效益差的,应吊销生产许可证。具体实施办法由轻工业部制定。
① 见本书第539-540页。
鉴于自行车是散装出厂,经商业等经营单位装配后再进入市场,为此商业部门对自行车装配点也要进行整顿,并对装车人员进行技术考核,达到技术要求者发给考核合格证,达不到要求者不准装车。
三、 促进企业跨地区的联合
扩大优质名牌自行车批量生产,要走跨地区、跨部门联合的路子,不要靠在原名牌厂扩建的办法增加生产能力。要以名牌车为龙头,采取多种形式的联合:条件成熟的可以搞经济实体;有的可以组织联营,产品质量达到名牌水平的可以搞“定牌”生产;有的可以采用合同和协议的办法,为名牌厂生产零部件;有的可以进行技术支援逐步过渡。初步设想,在坚持互惠互利原则的基础上,先以五个名牌车为龙头组织联合生产:(1)以上海“凤凰”、“永久”为龙头,把江苏、浙江等省的某些整车厂和零部件厂组织起来;(2)以天津“飞鸽”为龙头,把唐山和其他地区自行车厂联合起来;(3)以广东“五羊”为龙头,把江门自行车厂等联合起来;(4)以山东“金鹿”为龙头,把本省的某些整车厂和零部件厂组织起来;(5)军工部门也可以在西南地区搞一个联合生产的试点,吸收现有定点自行车厂参加。这五个联合企业,前两个力争尽快办成经济实体性的公司,后三个可以先采取松散联合的形式过渡,如果广东、山东两省有积极性,希望他们也能办成实体性公司。除上述五个联合企业外,其它企业韵联合,准备与有关部门和地方进一步商量后,作第二步安排。
此外,企业之间多年来形成的先进帮助落后,沿海支援内地的传统作法,要继续加以提倡和发扬,通过这些办法,积极创造条件,向联合生产的形式过渡。
为了扩大名牌车生产,推动联合,需要在有关政策、制度上作相应改革:
1.在计划方面,对公司或联合体单列户头。生产计划指标由轻工业部下达到公司或龙头厂,由他们根据择优原则,在内部进行具体安排。允许他们根据市场变化情况,调整企业内部的生产计划,提出修改总的生产指标的建议。使公司或龙头厂成为完成国家计划任务的责任单位。
上述五个联合体的产量产值的统计,在现行办法未改变前,为了便于检查计划,被联合厂的产值、产量同时全额上报所在地统计部门和公司或龙头厂,公司或龙头厂负责检查联合企业全部产值、产量计划完成情况,并上报轻工业部和所在地统计局。公司或龙头厂所在地统计局汇总联合企业的全部产值、产量上报国家统计局,但应列出被联合厂的完成数。公司或龙头厂所在地在分析研究地区产值增长速度时,可以采取两个口径统计:一是按照国家统计局规定,不把被联合厂的产值统计在内;二是把被联合厂的产值计算在内。
2.在物资供应方面,主要原材料随生产计划分配,能源和辅助材料、包装材料由企业所在地供应。
3.扶持名牌产品生产企业加快技术改造步伐。技术改造的重点,要求放在提高质量、增加品种、扩大名牌产品产量等方面,特别是上海、天津两个公司要努力赶超国际先进水平,因此必须在提高工艺和装备水平方面先行一步。要求五个联合企业尽早拿出一个技术改造的具体规划,同时建议采取四条政策:(1)出国考察、引进技术、出国展销,在国家规定范围内切实简化审批手续;(2)提高折旧率,建议提前实行财政部提出的分类折旧的规定;(3)专项安排贴息贷款;(4)所需材料设备和设计施工力量优先安排。
4.在财政制度上,要采取鼓励联合的政策。在实行第二步利改税前,企业通过联合增加的利润,在归还技术改造贷款后,按投资比例或协议由联合双方进行分配。这部分利润可以单独计算,允许龙头厂和被联合厂从分得的利润中提取百分之三十作为企业基金,重点用于发展生产方面。在实行第二步利改税后,也要给联合企业相应的鼓励办法。
5.严格执行 《商标法》②。联合企业或“定牌”生产厂使用名牌商标,必须签订商标使用许可合同,许可人应当监督被许可人的产品质量,被许可人应当保证产品质量。凡质量未达到规定标准的产品,不得使用名牌商标。对擅自降低产品质量,粗制滥造,以次充好,欺骗消费者,影响名牌产品声誉的,将依法给予行政处分和经济制裁,并撤销商标使用许可合同。坚决打击假冒商标的活动,制止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行为。
②见本法规汇编第2辑笫373-376页。
6.改革领导体制。跨地区的公司或联合企业实行董事会或管理委员会领导下的经理(厂长)负责制。经理或厂长由董事会或管理委员会提名,报上一级领导机关任免;副职由经理、厂长提名,报上一级领导机关批准;处、科长由经理或厂长任免,任何单位不得干涉,但应按规定向组织、人事部门备案。技术干部和技术工人允许在联合企业内部流动。在行政领导方面,实体性公司或联合公司由公司所在地轻工业厅局直接领导。
四、 加强行业管理
自行车生产的组织管理,以名牌产品为龙头组织跨地区联合,逐步办成多个经济实体性的公司,从全国来看,用行业办法统一管理,十分必要。由于多年来我们都是部门或地区管理,对于如何进行行业管理,缺乏经验。拟通过自行车行业的调整、改革,在这方面能够创出一条路子。轻工业部对此有积极性,希望有关部门予以大力支持。行业管理的初步设想:
1.明确轻工业部为归口管理部门。归口管理部门的权利:(1)开办新厂必须经轻工业部批准同意后,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才能登记、注册;(2)新上基本建设和重大技术改造项目,要征得轻工业部同意后才能立项;(3)其它行业转产自行车的也要经轻工业部批准同意;(4)产品技术标准的制订,优质产品的评定和推荐,各种定额的制定和颁发,由轻工业部负责;(5)进口原材料和零配件,引进技术和装备由轻工业部统一审定;(6)发放或吊销生产许可证,由轻工业部办理。
归口管理部门的责任:(1)对全行业企业进行有效地指导,做到一视同仁;(2)保证名牌厂扩大批量生产,质次产品退出市场,三年内做到名牌车敞开供应,取消票证;(3)从明年开始,全行业消灭亏损企业;(4)两年内三大名牌车按同类产品(同材质、同规格)国际标准生产;(5)定期提供市场信息;(6)对今后重新出现的重复建设、盲目发展负责。
2.行业管理的任务和内容。围绕提高经济效益,主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1)编制和修订行业发展规划;(2)制定技术经济政策、行业管理条例和行规、行约;(3)组织和管理科研工作,搞好产品开发;(4)定期进行产品质量评比鉴定;(5)负责行业的调整、整顿;(6)开展企业之间的评比竞赛,组织经验交流,定期提出技术经济评价;(7)负责提供全行业的统计资料;(8)做好国际间同行业交流。
3.充实必要的科研机构和手段,建立健全科研、新产品开发和检验测试两个中心。把上海的自行车研究所改为科研和新产品开发中心,并承担信息工作任务;天津自行车研究所改为检验测试中心。为了有效地加强全行业技术经济的指导工作,建议把上海、天津两个自行车研究所划归轻工业部直接管理,请轻工业部与上海、天津两市具体商议。
4.成立全国自行车行业协会。这个协会作为轻工业部管理自行车行业的参谋和助手,协会会员由整顿后的定点企业作为团体会员,下面不搞分会。可以吸收有关部门作为理事。协会的组织章程和活动办法由轻工业部提出。
由于自行车行业调整涉及面较广,工作量较大,需要有关部门和地区密切配合、大力支持。这个方案如原则同意,建议批转有关部门和地区研究执行。并以轻工业部为主召开一个专业会议,具体安排落实。
妥否,请批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