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文机关国务院
发文日期1978年01月30日
时效性现行有效
施行日期1978年01月30日
效力级别国务院规范性文件
现将轻工业部《关于大力发展日用工业品生产的报告》转发给你们。
二轻工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个系统生产的成千上万种日用工业品,对于丰富人民生活、繁荣市场、扩大出口、支援工农业生产和为社会主义建设增加资金积累,起着重要的作用。
近几年来,由于“四人帮”的干扰破坏,严重地影响了国家在这方面政策、计划的贯彻和落实,致使日用工业品的生产发展不快,品种减少,市场供应紧张,给人民生活带来很大不便。粉碎“四人帮”以后,党中央曾多次指示,要搞好轻工业,要安排好市场,日用工业品,也不能忽视,不能放松,不能小看小商品,弄不好会出大问题。望各地认真检查一下这方面工作的落实情况,采取必要的措施,把已转产的厂子,减少了的品种,还有一些群众喜欢的名牌产品,逐步转回来,恢复生产。同时,要不断创新,不断提高质量。对二轻工业必要的设备、材料、资金要给予保证,不许挪用。要加强对日用工业品生产的领导,建立与健全各级二轻管理机构;认真落实党对二轻集体经济的各项政策,进一步调动职工的积极性,促进日用工业品生产更快地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生活的需要。
望各省、市、自治区接到这个文件后,认真讨论几次,积极贯彻执行,并将情况报告国务院。
关于大力发展日用工业品生产的报告
最近,中央领导同志对日用工业品的生产和市场供应作了重要批示,指出:“市场上小商品少了,确是事实,群众反映不少。不能小看小商品,弄不好是个大问题。对此我们是有过经验的,大家也是没有异议的。现在的问题,恐怕就是没有哪个在真正的管。”这一批示,指明了当前日用工业品生产和市场供应上存在的主要问题,体现了党中央对人民生活的极大关怀,也是对我们有关部门极大的鞭策和鼓舞。我们经过认真地学习和研究,决心采取有力措施,迅速把日用工业品的生产搞上去,进一步把市场安排好。现把情况和意见报告如下:
近几年来,二轻工业生产虽然发展较快,但突出的问题是日用工业品的品种减少,为人民生活服务的比重下降。当前,在全国二轻工业总产值中,为人民生活服务的比重大体只占百分之四十,比一九六五年下降百分之十,比一九五七年下降百分之三十。
日用工业品品种减少,生产数量不足,而社会需要量越来越大,市场供应比较紧张,确实给群众生活带来很多不便。例如布鞋,虽然十年来增长了一倍,但实际产量只有一亿四千多万双,全国平均每七个人才有一双;皮鞋就更少了,现有年产量,除去出口,平均十四个人一双;服装成衣,十年翻了一番,但全国平均,每人不到一件;铁锅平均每三户一口;家具平均每十户一件。
日用工业品减少和市场供应不足,主要是“四人帮”的干扰破坏造成的。他们破坏革命,破坏生产,把人们的思想搞乱了,把管理体制搞乱了,把物资渠道搞乱了,把政策搞乱了,造成了不良后果。
一、 对日用工业品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生产阵地不稳定。
党中央一再强调日用工业品的重要性,再三指示要安排好生产,搞好轻工市场。但是,有些人把日用工业品看作“可有可无”,“可多可少”,“无关紧要”,片面强调它是小商品,产供销得不到妥善安排,企业经常撤并,资财经常平调,产品随便挤掉。使得不少干部和工人思想不安,认为搞日用工业品“困难太多”、“低人一等”。在这种重大轻小的思想影响下,有些生产日用工业品的企业任意改产转向,使日用工业品的生产经常处于动荡不定、忽上忽下的状况。
二、 管理机构变动频繁,削弱了领导和管理。
二轻工业行业多,队伍大,企业多数是集体所有制,政策性强,必须有个专管机构。机构变动频繁,这对日用工业品生产的发展影响很大。广东省有的市,从一九五八年到一九七二年,管理机构和管理体制变动了八次,管理混乱,丢掉了产品一百七十三种,其中传统名牌产品就有六十七种;还有的市由于机构、体制多变等原因,使产品减少了一百六十二种,有时连筷子和算盘也买不到,群众意见很大。天津市一九六八和一九七0年两次改变管理体制,把相当一批企业不适当地下放到区,放松了领导和管理,使日用工业品丢掉二百八十六个品种。
三、 生产缺乏统筹安排,原材料供应不足。
目前,二轻工业产品纳入部和省、市、自治区计划的,约占总产值的百分之四十。加上商业、外贸带料加工,大体占百分之五十左右。列入省、市、自治区以上计划的,原材料供应比较好,但指标有缺口,有些品种规格不对路。为数众多的日用工业品,一部分纳入了地、县计划,又大多数只下指标,没有原材料。至于没有纳入计划的产品,基本上处于自由生产、自找原料的状况,找到材料就干,找不到就转,生产极不正常。
有些地区,把分配给轻工市场的原材料,随意挤占挪用,对生产有很大影响。有的地区反映:“上边按块砍,下边保重点,轮到小商品,只剩一点点。”四川省反映,今年下达给地、市、州二轻工业部门的各种成型钢材指标五万五千四百八十吨,指标到县扣掉了百分之二十点四,剩下了四万四千六百一十二吨;到九月份为止,只供应了二万一千六百二十八吨,占省计划分配数的百分之三十八点九。
四、 有些政策不落实,影响职工的积极性。
生产日用工业品的企业,多数是集体所有制企业。但是不少地方没有很好地按照党的政策,正确对待社会主义的集体所有制经济。有些地区和部门,随意平调集体所有制的资财;有的日用工业品,价格规定不合理,造成企业亏损;有些地区,国营企业干部能听的报告,能看的文件,二轻集体所有制企业的干部,包括在县手工业局作领导工作的干部,不能听,不能看,更不能同国营企业的干部互相交流,甚至国家干部调到集体所有制企业以后,也不能继续享受国家干部的政治待遇。有的地方,甚至不承认集体所有制企业的工人是工人阶级的组成部分。工资和劳保待遇也不够合理,有的地区,工资比同行业同工种的国营企业低得较多;还有少数地区没有实行劳保待遇,年老体弱的职工,七、八十岁了,不能退休;有些地区,在劳保用品、高温补助、口粮标准、副食品供应上,也都存在着差别。
以上这些问题,都直接影响日用工业品的生产和市场供应。这些问题与我们重视不够、抓得不力也有直接关系。
要解决小商品减少的问题,把日用工业品搞上去,必须深入揭批“四人帮”,肃清其流毒和影响。必须搞好企业整顿,加强领导班子和职工队伍的建设。要真正解决一个“管”字,真正做到管理有机构,生产有阵地,计划有位子,物资分配有比例,政治上一视同仁,经济上合理待遇。
第一,党委要加强对日用工业品的生产和供应工作的领导。许多日用工业品东西虽小,影响甚大。对于繁荣市场,保障城乡人民生活需要,支援工农业生产,扩大出口,支援国家建设,都有重要的作用。二轻工业是生产日用工业品的主要工业部门,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加快社会主义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建议各级党委进一步加强对二轻工业工作的领导,根据一九七一年全国日用工业品座谈会的精神,对日用工业品的生产和供应工作,进行一次认真的检查,总结经验教训,做好妥善安排。重工业要抓,轻工业也要抓;大商品要抓,小商品也要抓;既要抓高、精、尖,也要抓低、粗、小。
第二,建立健全管理机构,充实和加强领导力量。
多年来,各地二轻工业管理机构变动频繁、日用工业品生产几起几落的经验教训,要认真总结。为了加强对二轻集体所有制工业的管理和领导,保证日用工业品生产的稳定发展,各省、市、自治区和地、市、县,都应本着精简的原则,建立和健全二轻工业专管机构,并把热心和有能力的同志充实到领导班子,加强领导力量,切实地把日用工业品的生产抓起来。
第三,增加计划产品,切实解决原材料问题。
切实把日用工业品的生产、建设、物资、劳动、工资、科研、设备等,纳入国家统一计划,统筹兼顾,全面安排。要增列一些国家和部管产品,对于与国计民生关系重大的产品、全国调拨产品、出口产品、民族用品,要纳入国家计划和部管计划;其他产品,分别纳入省、市、自治区和地、市、县各级计划。各级管理的产品,都要编制目录。不管纳入哪一级计划,都应切实保证原材料的供应。分配给生产日用工业品的原材料,不准挤占和挪用。国家分配的专门用于生产小五金制品和中小农具的废次钢材和边角料,供应体制不要随意改变,要坚持传统的办法,由轻工业部直接下达。
各级二轻工业部门要会同商业部门,对日用工业品生产和市场供应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分类排队,搞好产销平衡。对市场急需的、缺门的、短线的产品,请省、市、自治区党委采取有力措施,做紧急安排。建议国家计委也增拨一批材料,进行专项安排。为了发挥沿海地区的生产潜力,扩大出口,建议适当进口一批必需的原材料,增产出口产品。
为了补充国家分配原材料之不足,二轻工业部门应因地制宜、自力更生地发展一些原材料生产,自产自用,国家要在政策上予以保护,在物资和资金上予以支持。企业要大搞综合利用,节约代用,降低消耗,使有限的物资,发挥更大的作用。
第四,努力提高产品质量,增加花色品种。
日用工业品的质量,关系到广大人民的切身利益,关系到国家的对外声誉。我们必须以对人民、对国家高度负责的精神,严肃对待产品质量问题。二轻工业企业一定要把提高产品质量,增加花色品种放到第一位,认真抓好。要加强企业管理,严格质量检验制度。不合质量标准的产品,不准出厂,出了厂的,要包修、包退、包换。生产日用工业品的企业,不得随意改产转向,不得随意改变隶属关系,以保证日用工业品生产的稳定发展。对于已经丢掉的产品,凡是人民需要的,都要迅速恢复生产。要不断创新,大力增加花色品种。
第五,做好“手工业三十五条”的修订工作。
过去制订的“手工业十八条”、“手工业三十五条”,对于推动日用工业品生产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随着形势的发展,中央领导同志一再指示修改“手工业三十五条”。但由于“四人帮”的干扰破坏,未能实现。几年以来,我们和各省、市、自治区主管部门,曾进行了不少调查研究。现在,根据二轻工业发展变化的实际,认真总结经验,修订“手工业三十五条”的条件已经基本具备了。目前,我们正积极进行这项工作。
以上报告,如无不当,请批转各地研究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