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文机关国家教育委员会,国务院贫困地区经济开发领导小组,财政部
发文日期1993年02月09日
时效性现行有效
发文字号教燎〔1993〕1号
施行日期1993年02月09日
效力级别国务院规范性文件
我国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必须根据党的十四大精神,尽快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因此,加快贫困地区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步伐,已成为当务之急。
国家教委和国务院贫困地区经济开发领导小组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了《关于大力改革与发展贫困地区教育,促进经济开发,加快脱贫致富步伐的意见》。现将文件印发。
请各地结合学习党的十四大精神,根据本地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尽快加以落实,并将贯彻落实情况及时报国家教委燎原计划办公室。
关于大力改革与发展贫困地区教育,促进经济开发,加快脱贫致富步伐的意见
党和政府历来十分重视和关心贫困地区的发展。80年代中期坚持实行开发扶贫的方针以来,贫困地区的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然而,现阶段仍有一些地区的温饱问题还没有解决,人民的生产、生活条件依然较差。党的十四大指出:"贫困地区尽快脱贫致富,是实现第二步战略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专业人才缺乏,劳动者素质不高是制约贫困地区经济发展的很重要的因素。因此,加快改革与发展贫困地区教育,对贫困地区经济开发十分重要。
一、 贫困地区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基本指导思想
1.贫困地区之所以贫困的原因很多,但教育发展程度不高,教育观念陈旧,劳动者的文化技术素质较低是重要原因之一。因此,贫困地区的各级政府,要认真学习和贯彻党的十四大精神,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切实落实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采取切实措施,大力改革与发展贫困地区的教育;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实现脱贫致富之路。
2.目前,贫困地区教育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育结构单一,教学内容和方法不同程度地脱离当地实际,不少地方仍处在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困扰中。因此,必须在教育思想、体制、结构、内容、方法等方面进行综合改革。改革的核心是,进一步明确办学的方向和路子,使教育由单纯追求升学转到主要为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为贫困地区人民的脱贫致富、幸福文明服务。为此,要坚持三教(基础教育、职业技术教育和成人教育)统筹,加强农科教(农业、科技和教育)结合,积极实施燎原计划和星火计划、丰收计划,努力形成教育发展与经济和社会发展之间相互促进、良性循环的机制。
3.发展贫困地区教育,要注意吸收和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并坚持从国情和贫困地区的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努力探索有自己特色的办学路子。教育的重心要放在中等及中等以下教育上,人才培养的重点要放在初、中级技术人才和大面积提高劳动者素质上。要重视在岗劳动者培训提高,实行文化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的早期结合,充分发挥现有教育文化设施的潜力,一校(场、站、所等)多用,努力提高教育的投资效益。
4.坚持自力更生与国家扶持相结合,国家办学与社会力量办学相结合。要进一步落实分级办学、分级管理的办学体制,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办学的积极性,广泛发动社会各方面力量支持和参与教育,形成全社会办教育,多种体制、多种形式办教育的局面。
二、 贫困地区教育事业发展的主要目标和任务
1.到本世纪末,要力争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在扫盲中要把识字与学习科普知识、实用技术结合起来。
2.到本世纪末,城镇和有条件的乡、村要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一般地区要普及小学阶段的义务教育。要大力加强基础教育,认真办好初中和中心小学。农村要从小学高年级开始引进职业技术教育内容,并可举办多种形式的职业技术培训班。贫困地区应积极创造条件推行"五四"学制。
3.到本世纪末,要力争使所有技术性较强岗位的从业者都能受过必要的职业技术教育和培训。为此,要广泛发动社会各方面力量,以多种形式积极兴办职业技术教育、成人教育和各种培训。"八五"期间,大多数贫困县(人口稀少的可在地、州范围)要办好一所起示范和骨干作用的职业技术学校,乡镇要办好一所农(牧)民文化技术学校,村要办好一所农民业校或利用村小开展农民技术培训,逐步形成技术人才的教育培训网络。
4.到本世纪末,大多数贫困县要建立教育电视台或收转站,乡(镇)中学、中心小学、职业技术学校和农民文化技术学校要普遍建立放像点,逐步形成电教网络。要充分利用现代化教育手段,在开阔眼界、转变观念、培养师资、开展技术培训及沟通信息、移风易俗等方面发挥作用。
三、 加强政府统筹,搞好农科教结合
1.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靠科技,科技推广靠人才,人才培养靠教育是客观与普遍的规律。而贫困地区的人、财、物力较为紧缺,更需要在政府的统筹协调下,加强农科教结合,使农科教等各有关方面紧密合作,形成合力,共同促进本地区的科技进步和经济开发,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全面振兴。
2.随着机关职能的转变,上级有关部门逐步扩大地方政府的统筹权和决策权。各地要由政府主要负责人牵头,组成农业、科技、教育等部门负责人参加的农科教统筹结合领导小组,负责制定本地区农科教规划,安排培训和推广项目,组织师资、科技人才,统筹利用基地、设施,并在渠道不变、用途不乱的原则下统一筹集和合理使用有关经费。
3.贫困地区的农科教统筹结合一定要注重实效。要从实施一批对农村经济发展和人民脱贫致富见效快、收益大的技术项目入手,逐步把面向农村的人才培养体系、技术推广体系和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起来。同时,把"燎原"、"星火"、"丰收"三个计划结合起来实施。农村各类学校,特别是职业技术学校和成人学校要积极参与技术推广、技术指导,有条件的地区还可承担技术承包,办一定规模的经济实体。
4.各地政府应从当地实际出发,研究制定有利于推动农科教统筹结合,有利于稳定和发展农村科教队伍,有利于科教人员下乡帮助农民致富,有利于农民学文化、学技术的有关政策和措施。
四、 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增加对贫困地区教育的投入
1.对贫困县特别是国家重点扶持的贫困县的教育,中央和地方政府要在政策和经费上给予必要的倾斜。按一般学校拨给正常教育事业费(包括基建经费)外,在中央和省区下拨的各项教育专款上要给予一定的照顾。
2.鼓励和动员广大人民群众、企事业单位及社会各方面力量集资办学、捐资助学。要按国家规定征收教育费附加。各地教育、财政、税务等部门要密切联系,对农村教育费附加的征收、管理采取适合当地实际情况的办法,足额征收,并防止挤占挪用。要千方百计用于改善办学条件,力争"八五"期间使校舍危房面积比例下降到3%以下。
3.要积极发展校办产业,大力开展勤工俭学。职业技术学校要坚持走产教结合的道路,努力向以厂养校、以职养职的方向发展。学校的生产实验基地在保证完成教学实习任务的前提下,努力为当地经济建设服务,在管理上可实行教职工承包责任制;校办企业可通过教职工集资入股与各方合股兴办,也可与发达地区协作组织经济联合体。各地应制定相应政策和办法,鼓励学校积极发展校办企业,并在税收上给予尽可能的优惠。
4.根据办学的需要和当地人民的承受能力,对非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要实行收费。
5.各级财政部门要按照1992年财政部财地字第146号文件规定,在每年中央分配的发展资金中,安排一部分用于贫困地区新技术推广和实用技术培训。各级政府要充分发挥院校、农科所、畜牧站等科教、农技部门的作用,将各项培训教育资金统筹安排,促进职业技术教育事业的发展,推动贫困地区尽快走上脱贫致富的道路。
6.要积极争取国内外援款和贷款,用于贫困地区学校购置仪器设备、图书资料,建立电教网络及发展各类教育事业。
五、 大力加强教师和干部的培养培训工作
1.贫困地区各级政府要把优先发展师范教育作为发展本地区教育的一项重要措施认真抓好。"八五"期间,通过国家支持和地方政府自筹的办法,首先办好民族贫困地区的百所中等师范学校。
2.要改革师范的招生和分配办法,定向为贫困边远山区、牧区招生或单独举办师范班,还可根据需要举办预科班。要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增加一定职业技术知识,使毕业生既能教一两门文化课,又会一两样实用技术,一专多能。
3.要重视和加强教师和干部的进修培训工作,逐步形成制度,实行分工负责、分层次培训。"八五"期间,由国家和省、自治区两级分工负责,争取把贫困县(部分贫困地、州)主管教育工作的党政领导、教育行政部门负责人及示范性骨干职业中学的校长轮训一遍。
六、 组织发达地区、高等院校和中等专业学校,对口帮助贫困地区
1.组织发达地区与贫困地区建立对口协作关系。对口协作可采取以下方式:联合举办定向招生、定向分配的大专班,重点为贫困县、乡(镇)培养发展农林、畜牧、乡镇企业以及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所需要的专科毕业生;培养初、中级技术人员;培训在职教师或选派优秀教师到贫困县进行农村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实施燎原计划,落实"科教兴农"方针;在互利互惠的原则基础上开展技术协作、物资交流、科技成果转让等活动。
2.高等院校和中等专业学校要与贫困县、乡或贫困地区的学校挂钩。可选派人员担任科技副县长、副乡长,选派指导教师或科技开发服务组,帮助贫困县搞好发展规划和教育改革,抓好农科教结合,提供科技和经济信息,开展技术咨询,进行科技开发,建立联合经济实体等,使贫困县成为学校的科研、生产、实验实习和技术推广的基地。
3.要改革高等院校和中等专业学校的招生分配制度,打开人才通向贫困地区农村的渠道。省、自治区应根据需要,每年划拨一定比例的大、中专招生指标,用于为贫困地区招收定向生,并允许有关学校为贫困县招收一定数量的自费生和委托培养生。中等专业学校可通过"招收一定比例自费生,不转户口,不包分配,哪来哪去"并在录取分数和收费标准上给予优惠的办法,为贫困地区乡镇和农村培养技术骨干。
4.发达地区、高等院校和中等专业学校要把支援贫困地区作为自己应尽的责任和义务,给予资助和优惠;贫困地区要为扶贫人员提供必要的生活条件和工作条件,对在扶贫工作中做出优异成绩的人员要予以奖励,对他们的合理报酬各有关方面应予以保护。扶贫人员的工作成绩应作为其职称评定、晋级的重要依据。
贫困地区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不仅关系到这些地区的脱贫致富,而且影响到整个国家经济的振兴、四个现代化的进程,各级党委和政府及各有关方面一定要坚持分类指导,认真抓好典型,不断总结经验,加强评估督导,在落实上狠下功夫,为我国贫困地区人民早日过上富裕文明的生活作不懈地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