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文机关生态环境部
发文日期2024年07月29日
时效性现行有效
发文字号环提函〔2024〕69号
施行日期2024年07月29日
效力级别部门规范性文件
霍金花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推动黄河流域微塑料污染防治的提案”,由我部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国家疾控局办理。经认真研究,答复如下: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决策部署,近年来,生态环境部等有关部门通力合作,持续完善政策体系、加强统筹协调,推进塑料污染全链条治理,取得积极成效。您的提案对进一步做好微塑料污染治理工作具有很强的指导作用和借鉴意义,我们将在工作中认真研究吸纳。针对所涉建议,我们梳理了正在开展的工作情况,在此基础上研究提出下一步措施。
一、 制定宣传政策,推动标准出台。一是完善政策机制,加强统筹协调。国家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部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见》和《“十四五”塑料污染治理行动方案》,部署塑料污染治理工作,联合20个部门建立塑料污染治理专项工作机制,压实部门责任。将塑料污染治理情况纳入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效考核。二是开展塑料全链条治理。持续推进一次性塑料制品使用减量,深入推进可循环快递包装规模化应用试点,持续在外卖、快递、商场、超市等场景推广竹制品、生物降解塑料制品等。三是加强塑料替代产品生产能力。大力发展环境友好的生物可降解材料,积极推进废塑料综合利用,积极支持塑料高水平再生利用项目。四是加强宣传引导。我部制定《推动限塑减塑宣传工作方案》,组织开展限塑减塑宣传活动,共覆盖逾9.5亿人次。利用全国生态日、节能宣传周、“六五”环境日等系列宣传活动,倡导无废办会,推广绿色低碳理念,减少塑料制品使用,提升群众参与塑料污染治理意识。五是积极推动微塑料相关检测和防控标准制修订。推动海洋微塑料监测标准制修订和土壤微塑料监测标准预研究等相关监测标准制修订工作。工业和信息化部组织制定发布行业标准《淀粉基塑料》,完善可降解塑料制品标准;制定强制性国家标准《限制商品过度包装要求食品和化妆品》和第1号、第2号修改单,推动塑料包装减量。
二、 开展现状调查,切实摸清底数。我部组织编印《土壤微塑料污染试点调查工作方案》,推动包括涉黄河流域的四川省和甘肃省组织开展试点调查工作,初步掌握重点区域农田土壤微塑料污染状况。
三、 加大资金投入,推动技术创新。一是通过国家科技计划经费、基本科研业务费等资金渠道,支持开展海洋微塑料污染源控制与削减政策研究、沿海城市海洋塑料(微塑料)污染控制与近岸海域生物多样性保护解决方案与示范合作等工作。二是重视微塑料污染防治的科技创新相关工作,在“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循环经济关键技术与装备”专项中部署微塑料复合污染传输机理及阻断新技术项目,重点研究典型塑料制品产生微塑料机制,揭示微塑料在水、土等环境介质中的传输机理、毒理效应及环境风险,开发微塑料源头替代削减与过程阻断调控技术,推动形成微塑料环境污染控制与阻断回收关键装备,实现微塑料源头削减70%以上,典型介质中微塑料回收率50%以上。
下一步,我们将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有关决策部署,进一步完善政策体系,加强塑料污染全链条治理,科学稳妥推广塑料替代产品,加强宣传教育,积极发挥财政职能作用,支持黄河流域微塑料污染防治相关科研工作。
感谢您对生态环境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生态环境部
2024年7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