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文机关文化和旅游部
发文日期2024年07月17日
时效性现行有效
发文字号文旅非遗函〔2024〕240号
施行日期2024年07月17日
效力级别部门规范性文件
蔡猛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打造洛阳老城区国家级非遗特色街区的建议》收悉,经商财政部、商务部、河南省人民政府,现答复如下:
非物质文化遗产(简称“非遗”)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好、传承好、弘扬好非遗,对于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推动文明交流互鉴、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国家级河洛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是文化和旅游部正式批复设立的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在非遗区域性整体保护方面积极探索,取得了一定成效。您提出的关于空间规划、创新发展、企业市场意识等问题,不仅与非遗特色街区建设工作相关,更关乎非遗保护工作全局,许多工作我们正在积极开展,并将在实践中不断完善。
一、 关于加强整体性保护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强调要加强非遗系统性保护。2021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要完善非遗区域性整体保护制度,挖掘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中国传统村落、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中的非遗资源,提升乡土文化内涵,建设非遗特色村镇、街区。非遗村镇、街区建设是非遗区域性整体保护的一种重要模式,是继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后又一重要探索。文化和旅游部高度重视非遗区域性整体保护工作,在推进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工作中已取得成效,形成了区域性整体保护的有效模式。同时,我们通过开设课题、开展研讨等方式积极研究推进非遗特色街区建设,取得积极进展。全国各地主动探索非遗特色街区建设,形成了一批具有示范作用和参考价值的案例。例如,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厅开展非遗特色村镇街区创建优秀案例评选活动,在评选过程中明确了“非遗资源富集,基础设施健全,传承活动经常,融合发展有效”等4条具体标准,首批公布了10个特色村镇街区。广东省广州市认定了以永庆坊为代表的非遗街区,作为将历史文化传承和当代都市生活相融合的城市更新示范项目,该街区采取多方合作共建的模式,在引入新业态、新模式时,特别注重原有街区风貌、生活方式、居民构成等的保护和存续。我们多次赴洛阳对国家级河洛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工作开展指导,支持实验区在老城区内开展了一系列特色鲜明的主题活动。河南省制定出台《河洛文化生态保护区总体规划(2021-2035)》《洛阳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成立洛阳市历史文化名城管理委员会等,有力推动了洛阳老城区非遗保护传承。
二、 关于提升品牌影响力
文化和旅游部通过培养专业队伍、健全工作机制、开展重大活动等方式,不断加强非遗宣传传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联合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制作播出《非遗里的中国》,走进浙江、福建等地11个聚集本地特色非遗项目的街区,首重播累计触达观众7.1亿人次。春节和“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成为人民群众共享非遗保护成果的重要节日,各地纷纷在古城、古镇和历史文化街区举办非遗主题活动。2024年春节,全国共举办“古城过大年”相关活动4000余场,以庙会社火的热闹展示,丰富假日文化供给,焕发古城新的活力。定期举办中国成都国际非遗节、中国非遗博览会等重大活动,为非遗传承发展和品牌培育,提供了新的动力和平台。
三、 关于加强市场化运作
近年来,文化和旅游部通过实施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建立传统工艺工作站、非遗工坊,认定国家级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举办非遗购物节、非遗品牌大会等活动,提高工艺水平,培育品牌,拓展市场,有效促进了非遗保护传承和经济社会发展。商务部深入实施“中华老字号保护发展工程”,建立健全老字号保护传承和创新发展长效机制,推动老字号与非遗融合联动;连续5年开展“老字号嘉年华”,线上线下累计举办商品展销、技艺展示、文化体验活动达600余场,带动销售近700亿元;指导地方打造“老字号暨非遗体验馆”等集中展示场所,将传播推广非遗等内容纳入步行街改造提升评价指标,打造沉浸式消费场景。
四、 关于加快老字号企业转型升级
财政部持续通过多元资金渠道,支持非遗保护相关工作,截至目前,中央财政累计投入国家非遗保护资金113.80亿元。商务部会同有关部门,聚焦数字转型、传播推广、金融支持、集聚发展、理论研究等领域,建设首批9家“老字号协同创新中心”,集中专业资源为老字号“量体裁衣”提供专属服务。联合交通银行出台促进老字号创新发展专属金融方案,激发老字号消费活力。支持国有老字号企业深化产权制度改革,通过市场化手段开展股权融资,优化企业组织形式和法人治理结构,为国有老字号企业体制机制改革注入新动能。
下一步,文化和旅游部将深入推进非遗区域性整体保护相关工作,进一步深入推进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结合有关经验,研究开展非遗特色村镇、街区建设。会同财政部继续通过现有资金渠道,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突出绩效管理导向,支持做好非遗保护传承相关工作。按照党中央、国务院严控新设专项资金、基金有关要求,原则上不新设“河南省老字号产业引导基金”。同时,将指导各级地方有关部门,统筹安排中央补助资金和自有财力,落实好非遗保护主体责任。文化和旅游部将会同商务部加强老字号与非遗保护工作协同联动,支持举办非遗与老字号相关传播实践活动,探索改进中国非遗博览会承办模式,推动非遗更多更好融入现代生活,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感谢您对文化和旅游工作的关心与支持!
文化和旅游部
2024年7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