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文机关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发文日期2024年07月12日
时效性现行有效
施行日期2024年07月12日
效力级别部门规范性文件
代表您好:
您提出的《关于推动更多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基层的建议》收悉,经商国家医保局,现答复如下:
一、 工作现状和进展情况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基层卫生工作。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进分级诊疗,引导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基层,加强县乡村医疗服务协同联动。我委坚决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提出的“以基层为重点”的工作要求,会同相关部门持续加强基层医疗卫生体系建设,优化医疗资源布局,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基层。截至2023年底,全国共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65.3万个,其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3.7万个,乡镇卫生院3.4万个,村卫生室58.2万个,基本实现城乡居民医疗卫生服务全覆盖。
二、 关于所提建议的答复
(一)关于持续推进分级诊疗制度。2023年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深化改革促进乡村医疗卫生体系健康发展的意见》,明确要加强分工合作,促进分级诊疗。近年来,我委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不断完善分级诊疗制度框架,通过一系列举措积极推进分级诊疗制度落实。一是以国家医学中心和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的设置规划和布局建设为抓手,丰富优质医疗资源总量,提升区域布局均衡性;大力推动城市医联体、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以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分级诊疗为突破口,推动形成科学分级诊疗格局;各级政府持续加大投入保障责任,多途径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积极落实分级诊疗制度。截至2023年底,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诊疗人次占比达到52%,全国双向转诊人次数达到3032.17万,较2022年终增长9.7%,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机制不断健全。二是会同国家医保局,在健全基本医疗保障制度过程中,不断完善基层医保待遇政策,方便患者在基层就近就医。职工医保门诊共济改革以来,报销待遇从50%起步,并向基层医疗机构倾斜;住院待遇政策方面,巩固做实不同级别医疗机构医保差别支付政策,一二三级医疗机构医保报销比例逐级差距保持在5-10%左右。
(二)关于不断优化医疗资源布局。近年来,我委持续加强基层医疗卫生体系建设和能力提升,优化基层医疗资源布局,提高资源配置和使用效率。一是贯彻落实《关于全面推进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的指导意见》,指导各地整合优化县域医共体资源布局,推进以城带乡、以乡带村和县乡一体、乡村一体,推动人员、技术、服务、管理下沉基层。强化城市支援农村等工作,建立“县帮乡、乡帮村”梯次帮扶机制,帮助基层医疗机构提升服务能力。二是加强信息化建设。建立县域全民健康信息平台,统一县域医共体内信息系统,加强医疗机构间信息数据互联互通和业务协同,推进医疗、医保、公卫、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等业务应用。完善远程医疗服务体系,推行基层检查、上级诊断、结果互认,并延伸覆盖到乡村。加强辅助诊疗决策、人工智能新技术在基层应用和普及,实现县乡村电子病历、医嘱同质化管理。目前,县域医学影像中心、远程医疗服务已分别覆盖50%、70%以上的乡镇卫生院。三是加强特色专科建设。2018年以来,我委联合国家中医药局持续开展“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指导基层机构立足满足群众就近就便看病就医需求,重点加强临床科室建设,基层住院服务能力和水平明显提高。
(三)关于逐步完善人才培育机制。我委历来高度重视基层卫生人才队伍建设。一是指导各地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行“公益一类保障、公益二类激励”运行机制,贯彻落实“两个允许”要求,推动建立符合基层的人事薪酬制度,探索实施“县管乡用、乡聘村用”。协调中央编办,推动优秀大学生乡村医生纳入事业编制管理,实行专编专用、专门管理,并优先保障偏远乡镇村卫生室。二是扩宽基层卫生人才渠道。逐步扩大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医学生招生培养规模,2024年将进一步扩大到近8000人;实施大学生乡村医生专项计划并落实编制保障政策,2023年已招录大学生村医约6000人;持续实施基层卫生人才能力提升培训项目,已累计培训基层卫生骨干65万人。三是加大全科医生培养力度。通过全科专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助理全科医生培训、定向培养、转岗培训等多种途径,加大全科医生培养培训力度,累计培训全科专业住院医师近8.8万人、助理全科医生5万余人,转岗培训全科医生25万余人。
三、 下一步工作目标和计划
我委将按照党中央决策部署,持续推进分级诊疗制度,优化基本药物制度,引导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基层,不断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让群众就近就便享有更加公平可及、系统连续的健康服务。
感谢您对卫生健康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国家卫生健康委
2024年7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