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文机关农业农村部办公厅
发文日期2024年01月03日
时效性现行有效
发文字号农办社〔2024〕1号
施行日期2024年01月03日
效力级别部门规范性文件
乡村振兴,治理有效是基础。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乡村治理,对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作出了一系列重大部署安排。各地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积极探索创新乡村治理方法、路径、机制、平台,涌现了一批好经验好做法。为进一步发挥典型引领作用,提升乡村治理效能,助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农业农村部开展了第五批全国乡村治理典型案例征集遴选,在各地推荐基础上,从4个方面优中选优,精心选取了32个典型案例。这批案例特色鲜明、成效显著。现印发各地,供学习借鉴。
一是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健全治理机制。甘肃省陇南市、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江西省赣州市寻乌县、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咸丰县、广东省茂名市信宜市、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久治县、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勒泰地区福海县、江苏省淮安市涟水县岔庙镇洪滨村等8个案例,不断完善乡村治理的组织体系,强化党对乡村治理的全面领导,增强了农村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
二是聚焦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信息化支撑,完善治理平台。重庆市、北京市平谷区、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河北省邢台市平乡县、湖南省娄底市娄星区、广西壮族自治区贵港市覃塘区、云南省临沧市临翔区、上海市金山区金山卫镇等8个案例,大力推进“党建+网格化+数字化”,科学划分综合网格,实现“一网通管,多网合一”。
三是创新务实管用乡村治理方式,提升治理效能。江苏省无锡市江阴市、浙江省绍兴市诸暨市、山东省聊城市东昌府区、湖北省黄石市大冶市、广东省湛江市坡头区、安徽省淮北市濉溪县临涣镇、山东省济宁市兖州区漕河镇、湖南省郴州市宜章县梅田镇龙村瑶族村等8个案例,持续丰富完善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有效实现形式,突出农民主体地位,创新运用务实管用乡村治理方式,拓宽了农民群众参与乡村治理的渠道。
四是着力解决乡村治理突出问题,促进治理有效。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甘南县、浙江省嘉兴市桐乡市、江西省上饶市婺源县、河南省安阳市林州市、湖北省宜昌市枝江市、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河北省张家口市尚义县惠民苑社区、四川省眉山市青神县高台镇诸葛村等8个案例,聚焦农村矛盾纠纷、婚丧宴请大操大办、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农村养老等乡村治理重点难点问题,有针对性地探索解决方案,有力有效推动乡村振兴。
各级农业农村部门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增强使命感责任感,深入学习应用“千万工程”经验,以乡村善治的良好成效促进乡村全面振兴。要强化党对乡村治理的全面领导,把党的领导落实到乡村治理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为乡村治理提供坚强有力的政治保障。要切实发挥农民在乡村治理中的主体作用,充分尊重农民、依靠农民、组织农民,做到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民事民管,把保障和改善农村民生作为乡村治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综合运用传统治理资源和现代治理手段,鼓励引导社会和公众参与乡村治理,形成党委领导、政府治理、社会调节、村民自治良性互动。要结合实际探索创新,加强分类指导,持续推动治理重心下沉,释放基层治理活力。要紧扣农民群众关心关切,梳理本地乡村治理存在的不足,认真学习借鉴全国乡村治理典型案例做法,制定针对性解决方案,在解决具体问题中不断增强农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农业农村部办公厅
2024年1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