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部门】 合肥市政府 【发文字号】 合政[2011]199号
【发布日期】 2011.12.21 【实施日期】 2011.12.21
【时效性】 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 地方规范性文件
【法规类别】 经济技术开发区
合肥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庐江县巢湖市和合肥巢湖经济开发区加快工业发展总体方案的通知
(合政〔2011〕199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庐江县、巢湖市和合肥巢湖经济开发区加快工业发展总体方案》已经市政府第90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一一年十二月二十一日
庐江县、巢湖市和合肥巢湖经济开发区
加快工业发展总体方案
为贯彻落实市第十次党代会对庐江县、巢湖市和合肥巢湖经济开发区(以下简称三地)战略定位的要求,推动三地工业实现快速突破、跨越发展,特制订本方案。
一、发展条件
产业特色鲜明。庐江县依托资源优势,初步形成重化工、磁性材料和汽车零部件三大特色产业;巢湖市现已形成水泥建材、钢结构、渔网渔具、锚链航标等特色产业集群;合肥巢湖经济开发区汽车及零部件、装备制造等产业已初具基础。2010年,三地合计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87.2亿元,完成工业增加值79.1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30.5亿元,其中:工业投资103.5亿元,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的44.9%。
资源优势明显。三地矿产、岸线和农副产业优势明显。庐江县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储量,境内已探明矿藏33种,其中:铁矿远景储量20亿吨、硫铁矿储量6.7亿吨,分别占全省的1/3和1/2以上;铅、锌矿储量居全省首位;明矾石储量位于全国第二。巢湖是全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之一,是全省水产品、畜禽、蔬菜生产基地。华能巢湖发电公司作为安徽电网主力发电厂之一,现有装机容量120万千瓦。
空间容量较大。三地现有合肥巢湖经济开发区、居巢经济开发区、富煌工业园区、庐江经济开发区、庐江龙桥工业园等5个省级工业园区。其中,合肥巢湖经济开发区的花山工业区建设用地10.3平方公里,现有规上工业企业占地仅0.65平方公里;居巢经济开发区建设用地11平方公里,建成区仅2.5平方公里;龙桥工业园(庐江县硫基化工园)建设用地8.5平方公里,建成区仅0.65平方公里。
二、存在的突出问题
--产业规模偏小。工业总量不大,占全市比重不足10%;企业规模较小,缺乏大企业支撑;以传统产业为主,产业集约化、集群化、集中度不高,还没有真正形成以工业化为主导的经济增长格局。
--基础设施薄弱。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足,投入方式渠道单一,道路和供电、供水、供气等建设严重滞后,工业发展综合承载力较弱。
--机制有待完善。管理运行机制有待理顺,机关效能有待提高,审批环节有待优化,人才成长环境需要改善。
--环境约束趋紧。以重化工、建材等为主导的产业和长期以来形成的粗放型增长模式,面临着环境等刚性约束。
三、发展思路和目标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抢抓产业资本转移和融入大合肥的历史机遇,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大力实施工业立市(县、区)战略,坚持以科学规划为引导、以扩大有效投入为核心、以开发园区为载体、以招商引资为途径、以优化环境为保障,加快做大工业规模,不断提升产业层次,构建以工业化为主导的经济增长格局,使庐江县、巢湖市成为新型工业化发展的主战场、城乡统筹发展的新典范,合肥巢湖经济开发区成为工业发展的主引擎、创新发展的新高地,为全面推进现代产业基地和现代化新兴中心城市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二)发展目标。
到2015年,三地实现全部工业总产值2300-2500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超过500亿元,累计完成工业投资超过2000亿元。
--庐江县实现全部工业总产值800-1000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00亿元,累计完成工业投资700亿元。
--巢湖市实现全部工业总产值突破1000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50亿元,累计完成工业投资700亿元。
--合肥巢湖经济开发区实现全部工业总产值500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超过100亿元,累计完成工业投资700亿元。
四、产业发展重点
突出“产业第一”导向,注重生态环保优先,保持发展先进制造业与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并举,立足现有产业基础和资源优势做强存量,围绕承接产业转移做大增量,把扩大产业规模和提升产业层次有机结合起来,到2015年,形成新型矿业、汽车及零部件、家电、装备制造、食品及农产品加工、新材料等若干个百亿级产业,初步建成以先进制造业为主体、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引领、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的现代产业基地。
(一)庐江县。
1.新型矿业采掘及其深加工。以“十大矿山”为依托,加大铁、铜、铅、锌等金属矿,以及硫铁、明矾石等非金属矿系列产品开发,发展新型矿业经济。支持100万吨特钢项目建设,拓展高品质特钢、钒铁等新产品品种,延伸特钢、铸锻件等深加工产业链;推动铜业项目建设;打造硫基精细化工产业基地;积极探索资源综合利用新途径,利用尾砂、钢渣等工业废弃物生产新型墙体材料,提升矿业采掘深加工产业链附加值。
2.磁性新材料及电子产品制造。依托龙磁科技、万磁电子、大地熊新材料等重点项目,形成万吨级磁材加工产业规模。重点围绕合肥汽车、家电、平板显示等重点产业,大力发展车用磁性材料、电子磁性材料,开发高磁导率器件、贴片式电感器、高灵敏度磁电阻自旋阀传感器、非晶软磁材料成套设备等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磁性材料产品,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磁材及配套产品采购基地,着力打造“中国磁都”。
3.专用车、农机和零部件加工制造。依托联发凯迪大中型拖拉机、兆鑫改装车等项目,力争在农业机械制造和专用车领域实现突破。以中小功率柴油机生产、农机用品及配件产品生产为主,形成特色机械产品结构。做大做强汽车零部件、工程机械配件产业,提高配套零部件的系列化水平,重点扶持铝活塞、风机、车厢,以及挖掘机、汽车紧固冲压件等具有技术优势和市场竞争力的项目建设,支持同大汽配产业园为合肥整车企业提供协作配套。围绕矿山资源开发,培育发展矿山采掘和选矿设备制造业。
(二)巢湖市。
1.新型建材。以转型升级为着力点,打造新型建材生产和物流配送基地。依托富煌集团等企业,大力发展建筑钢结构产业,建成在全国具有影响力的钢结构生产基地;以云海镁业等企业为依托,壮大镁合金材料基地规模;加快淘汰传统水泥工艺技术和技术装备,控制水泥产业规模,适度发展日产5000吨及以上的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项目;重点发展彩钢板、PVC板材、石膏粉体材料、水泥外加剂,以及中高档建筑装饰装修材料和结构性建筑材料等新型建材,加大下游产品和配套产业的开发力度。
2.装备制造。做大做强现有装备制造业,大力提升高端装备制造业比重。依托现有船舶制造产业基础,重点建设整机及配套产品生产基地,谋划发展游艇产业,积极发展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推动发展电线电缆整机设备、特种模具、传动齿轮、铁道桥梁轨道交通线路等工程装备和配套零部件产品。积极开发水、大气污染防治和资源综合利用装备制造技术,实现重点领域关键技术突破。
3.食品及农产品加工。立足丰富的农产品资源,加快做大做强食品及农产品加工业。依托中粮集团、巢湖娃哈哈、安徽槐祥等龙头企业,在粮油精深加工、畜禽产品加工、饮料加工、营养保健品生产等方面,提升品牌规模和产品档次。依托巢湖湖区资源,开发特色水产品品种,大力发展冷链物流。
(三)合肥巢湖经济开发区。
1.汽车及零部件制造。做长产业链,建设面向全国的汽车及零部件生产基地。依托奇瑞汽配、东风精铸件、曙光车桥及汽车悬挂、雅克西零部件等重点项目,发展汽车底盘、发动机缸体缸盖、变速器壳、后桥壳、减速器壳、悬挂件等零部件产品,并积极介入汽车零部件再制造领域。加大招商力度,加强与东汽、北汽、江汽、奇瑞、比亚迪等整车企业的合作力度,开发利用广通汽车国家许可的相关生产资质,力争在整车生产制造方面实现突破,逐步形成覆盖整车、零部件及总成生产制造的汽车制造产业链。
2.装备制造。着力招大引强,提升装备制造业整体竞争力。重点发展大型及精密铸锻件、关键基础零部件、加工辅具、特种优质专用材料等基础件。支持梯佑叉车、亚南电缆、鼎力铁塔等重点项目建设,积极引进培育工程机械、数控机床、自动化设备、精密模具等企业,丰富装备制造产品品种,壮大产业规模。
3.家电。着力引进家电整机企业,形成拥有数个国内外知名品牌的产业规模。依托合肥家电产业巨大的配套市场,建设家电配套产业园,发展核心配套件项目及新型环保包装材料等,逐步形成有区域影响力的家电产业配套集群。
4.新能源。依托合肥现有光伏产业基础,重点承接发展中下游产业链产品。以风日光电、海容电源等企业为依托,推动环保型动力电池生产和新型、大容量、纳米级高储能EV电源极板产业化。
三地除重点发展上述产业之外,还要根据各自战略定位,及时跟踪国内外产业转移和科技发展的趋势,积极引进和培育其他新兴产业,形成更多的工业增长点。
五、空间布局
以承载能力建设为重点,在强化巢湖岸线资源保护的前提下,拓展发展空间、优化产业布局。加大与合肥高新区、经开区、新站区合作发展力度,通过“联动开发”、“合作共建”等方式,整合提升三地现有五个省级工业园区承载力,形成层级分明、联系紧密、错位联动、集聚协作的空间布局框架。
(一)庐江县。
--庐南重化工产业基地。以龙桥工业园区为中心,依托龙桥铁矿、罗河铁矿、沙溪铜矿等采掘加工企业,形成以新型矿业采掘及其深加工为主导的产业链,建成全国知名新型重化工基地。
--庐西产业新城。庐江经济开发区向西整合柯坦、万山等工业集中区,形成以机械加工、磁性材料制造为主导的产业发展载体。
--“数个特色产业集群”。加快同大汽配、石头渔具、泥河食品等基础较好的产业集群特色镇发展,积极培育和引进新的产业集群。
(二)巢湖市。
--“两个开发区”。积极推进居巢经济开发区在中垾-夏阁S105省道沿线拓宽发展空间,重点发展机械加工、食品及农产品加工等产业。加快富煌工业园向北发展,与烔炀、庙岗等工业集中区合作共建,形成以重型钢结构、新型建材为主导的产业框架。
--“数个特色产业集群”。加快槐林渔网、中垾锚链、柘皋轻纺等特色产业集群提档升级,积极培育和引进新的产业集群。
(三)合肥巢湖经济开发区。
--半汤工业区。8平方公里的半汤区不再新上工业项目,鼓励符合条件的已建工业项目逐步向花山工业区搬迁,重点发展研发、商贸等现代服务业。
--花山工业区。10平方公里的花山工业区作为工业发展的核心区域,以先进制造业为主攻方向,提升产业链配套能力。同时,通过整合现有空间资源,切实开展闲置土地清理工作,引导中小企业向标准化厂房搬迁。
--拓展区。积极拓展新的发展空间,培育和引进新的产业集群。
六、保障措施
(一)进一步解放思想。把解放思想贯穿于加快工业发展的全过程,见贤思齐、自我加压、敢闯敢试,认真解决制约工业发展的突出问题,真正把解放思想体现在实际工作中,落实到具体行动上。围绕加快工业发展做好舆论宣传工作,加强对重点企业、重点项目和优秀企业家的宣传,为工业加快发展营造一个开明开放、宽容宽松的社会环境。
(二)强力推进招商引资。秉承发展为上、投资为本理念,把招商引资作为加快工业发展的第一要事,主动承接资本和产业转移,进一步完善招商工作机制,加强招商工作机构和队伍建设,改进招商工作方式,不断提高引资规模和质量。加强全市范围内的产业招商统筹协作,对适合庐江、巢湖发展的资源型等项目,给予重点支持。将招商引资任务(引资总量、工业引资、利用外资、大项目)与全市对接,推动招商引资全面提速。
(三)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开发区和工业园区的规划和整合,使其成为产业发展的主战场。按照百亿乃至千亿园区的定位和产城一体的方向,加强园区规划和建设,提高园区道路、供电、供水、供气、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强度和配套水平,推动园区工业标准化厂房建设,增强园区产业综合承载力,提高单位用地投资强度和产出率。
(四)优化发展环境。按照审批环节最优、办事效率最高、服务意识最强的要求,不断提高行政能力和办事效率,大力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重点完善行政服务中心功能,在服务内容、运行机制、工作效能上与全市等高对接。理顺工业园区管理运行机制,完善园区项目跟踪服务工作机制,为项目建设和企业发展提供高效、优质、低成本服务。
(五)强化人才支撑。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观念,深入实施人才发展规划,建立一支与加快工业发展相适应的人才队伍。重点培养和引进一批高层次企业管理人才、高素质科技人才、高水平技能人才。加强三地干部与先发地区和市直部门的交流,采取双向挂职等方式,加快人才成长,解决招商、金融、经济、城建等人才需求。
(六)加强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以水污染和大气污染防治为重点,推进环巢湖流域生态圈建设。加强巢湖水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力度,加快城镇污水管网和污水处理厂建设。限制发展沿湖水泥和采石等产业,控制所有大中型水泥企业工业粉尘和烟尘的排放。坚持节约集约用地,严格履行用地预审程序,实施“双向约束”制度,切实提高土地综合利用水平。对巢湖及其周边区域的铁矿、石灰石、矾矿等矿产资源实行有序开发、高效利用。
(七)加强组织领导。加大对工业发展的领导和协调力度,切实做到资源、人才、政策向工业倾斜。围绕招商引资、经济运行、产业发展等,进一步完善工作体系和运行机制。建立工业发展和招商引资目标管理责任制,明确目标任务和责任主体,加强督查和考核,对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予以表彰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