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部门】 合肥市政府 【发文字号】 合发[2010]26号
【发布日期】 2010.12.13 【实施日期】 2010.12.13
【时效性】 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 地方规范性文件
【法规类别】 机关工作综合规定
中共合肥市委关于印发《中共合肥市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的通知
(合发〔2010〕26号)
各县、区委,市委各部委,市直各单位、省部属驻肥有关单位党组(党委、党工委):
《中共合肥市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已经2010年12月10日中共合肥市委九届十一次全体会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实施。
中共合肥市委
2010年12月13日
中共合肥市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2010年12月10日中共合肥市委九届十一次全体会议通过)
中共合肥市委九届十一次全会根据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及省委八届十三次全会精神,结合合肥实际,就制定合肥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提出如下建议。
一、合肥经济社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1)“十一五”时期合肥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十一五”时期是合肥综合实力提升最快、城乡面貌变化最大、改革开放活力最强、人民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五年来,在省委、省政府坚强领导下,我们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牢把握国家促进中部崛起和国内外产业转移的历史机遇,积极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突出“大发展、大建设、大环境”的主题,大力实施工业立市、县域突破、创新推动等战略,推动合肥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全面提前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确定的目标和任务。主要经济指标增幅处于全国前列,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发展质量明显提高,城市综合服务功能不断完善,城市地位和影响力大幅提升,改革开放深入推进,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民计民生持续改善,社会保持和谐稳定,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探索出一条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具有合肥特点的发展路子。这些都为“十二五”期间的发展积累了经验,积蓄了后劲,奠定了新一轮跨越式发展的坚实基础,也标志着合肥经济社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2)“十二五”时期合肥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新形势。“十二五”时期,我们既面临十分难得的历史机遇,也面对诸多难以预见的风险挑战。虽然国际国内宏观环境将继续发生深刻变化,但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深入发展的大趋势没有改变,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面和长期向好的基本态势没有改变。国家促进中部崛起战略和皖江示范区建设深入推进,国内外产业资本加速转移,泛长三角区域合作不断深化,使合肥综合比较优势更加凸显;工业化城镇化快速推进,持续投入效应不断释放,经济发展进入加速成长阶段,将为合肥经济发展提供强大和持久的动力。我们完全有条件推动合肥经济社会在新的起点上实现更长时间、更高水平、更好质量的发展。同时,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合肥作为发展中城市,综合经济实力还不强,经济结构还有待优化,资源环境约束加大,社会建设和管理任务艰巨,城乡发展还不够平衡,影响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还有待解决。
(3)“十二五”是合肥跨越赶超的关键时期。今后五年,是合肥经济社会加快发展、转型提升的重要时期,也是合肥全面建设现代化滨湖大城市、朝着区域性特大城市迈进的关键阶段。在新的发展阶段,经济发展必须更加注重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更加注重速度与结构、质量和效益相统一;改革开放必须更加突出体制改革的整体推进和机制创新的重点突破,更加重视开放水平的全面提升;城市发展必须更加强调城乡一体与生态环保优先,更加突出完善城市综合服务功能;社会事业发展必须更加凸显以人为本,更加重视社会公平和民计民生。面对合肥的未来发展,我们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必须抓住和用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科学把握发展规律,主动适应环境变化,充分利用各种有利条件,着力解决突出矛盾和问题,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努力开创现代化滨湖大城市建设的新局面。
二、“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4)制定“十二五”规划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制定“十二五”规划,必须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落实省委、省政府对合肥发展的新要求,顺应人民群众过上更加美好生活的新期待,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富民强市为目的,着力推动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和谐发展,实现经济繁荣、人民富足、生态良好,加快建设现代化滨湖大城市和现代产业基地,努力成为在全国有较大影响力的区域性特大城市,充分发挥合肥在全省发展大格局中的龙头带动作用。
“十二五”的发展要坚持以下基本原则:
--坚持发展是硬道理,推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十一五”以来合肥虽然有较快发展,但总量不大、发展不足的基本市情没有根本改变。我们必须始终不渝地坚持加快发展不动摇,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激发各方面推进发展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确保发展质量和效益的前提下,能快则快、好中求快,保持经济持续协调健康发展。
--坚持推进转型发展,促进产业结构全面优化升级。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转型发展的中心环节,着力培育创新主体,完善创新体系,集聚创新资源,形成核心竞争优势。遵循工业化发展规律和产业发展规律,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进一步壮大支柱产业,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通过工业快速发展,带动第三产业,提升第一产业,做大产业规模,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努力实现三次产业在更高层次上的协调发展。
--坚持生态环保优先,提升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把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作为转型发展的着力点,更加注重源头治理和长效机制建设,着力推进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提升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水平,优化城市空间布局,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避免无序建设和低水平开发。大力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努力做到城市发展实现生态优先、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经济高效。
--坚持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和水平。把改善民生作为转型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推进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按照以人为本的要求,认真解决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现实问题。优先促进就业,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更加注重社会公平,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构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长效机制,使发展成果惠及全体群众,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坚持统筹城乡发展,形成城乡互融、协调发展的新格局。把统筹城乡发展作为转型发展的重大任务。按照建设区域性特大城市总体规划,统筹规划和统一推进县域发展,优化市域空间布局,构建覆盖城乡的基础设施体系、公共服务体系和城市管理体制,构筑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格局。加快县域工业化、城镇化和现代化进程,进一步增强县域经济实力。
--坚持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构建更具活力更加开放的体制环境。把改革开放作为转型发展的强大动力,以开放促发展、促改革、促创新。继续保持合肥改革先发优势,构建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与国际通行做法相衔接的经济运行法规体系和体制环境,通过整体推进改革和制度创新,加快政府职能转变,进一步消除阻碍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体制机制障碍。全面提高对内对外开放水平,积极推动与长三角及合肥经济圈等城市合作,拓展合肥的发展空间和辐射空间。
(5)“十二五”时期合肥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综合考虑我市发展趋势和条件,今后五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
--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地区生产总值突破6000亿元,年均增长16%,主要经济指标增幅保持全国省会城市前列,在全省经济首位度继续提高,在全国省会城市中实现争先进位。人均GDP达到15000美元,进入全国省会城市前10名。
--经济结构显著优化。产业结构更加优化,自主创新能力明显提高,节能减排目标全面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突破12000亿元,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实现翻两番,形成一批在国内外有影响力和竞争力的新兴产业基地,现代产业体系基本形成。
--城市功能显著提升。城市空间结构和功能布局更趋优化,规划建设和管理水平明显提高,生态环境质量大为改善,城乡面貌发生根本变化,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进一步增强。
--民计民生显著改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37700元和14000元,城乡居民收入实现翻番。居民的就学、就医、就业、住房、出行等方面的条件明显改善,政治、经济和文化权益得到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活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
--社会建设显著加强。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逐步完善,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市民文明素质不断提高,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更加健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加快发展,社会更加和谐稳定。
--改革开放步伐显著加快。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新突破,政府职能加快转变,体制机制更加完善,对外开放和区域合作达到新水平,经济外向度和承接产业转移水平显著提高。
三、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打造全国重要的现代产业基地
深入推进工业立市战略,保持适度投资规模,提高投资质量和效益,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打造新型平板显示、新能源、家电等3个两千亿级产业和汽车、装备制造、食品和农产品加工等3个千亿级产业,培育发展2-3家产值超500亿、30家产值超百亿的企业集团,加快形成结构优化、技术先进、清洁安全、附加值高、吸纳就业能力强的现代产业体系。
(6)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把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产业结构升级的战略突破口,聚焦具有比较优势的电子信息、新能源、新能源汽车、新材料、节能环保、生物医药、公共安全等重点产业,加强政策支持,加快资本集中,增强技术领先优势,扩大优势产品规模,加快形成先导性、支柱性产业。瞄准国际前沿产业和技术,大力引进培育龙头企业和先导性重大项目,形成一批极具增长潜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群。加快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的国家级新型平板显示基地、全国重要的新能源产业基地、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和公共安全产业基地。到2015年,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突破5000亿元。
(7)做大做强先进制造业。发展壮大汽车、家电、装备制造等技术密集、资本密集的先进制造业,延伸产业链条,促进产业聚集,推动产业扩张升级,着力打造世界知名的家电制造业基地、全国重要的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基地、全国重要的装备制造业基地。推进重大工业项目建设,着力抓好产业链龙头项目、价值链高端项目、重大重组项目建设,增强持续发展后劲。着力提高产业集中度,重点培育一批优势产业集群,培育扶持一批支撑合肥经济发展的大企业大集团。积极推进传统产业新型化,通过品牌化带动、信息化改造,提升冶金、建材、化工、纺织等传统产业,加快形成竞争新优势。支持中小企业加快发展,促进中小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
(8)推动服务业加快发展。坚持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国际化方向,全面提升服务业发展质量和水平,增强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适应工业化、城镇化和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新形势,推动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化发展、生活性服务业便利化发展,加快建设一批特色鲜明的服务业集聚区、特色街区和现代市场群。着力发展金融保险、现代物流、科技与信息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加快建设国际金融后台服务基地,打造区域性金融中心和现代物流中心。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现代经营方式和新型业态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提升发展商贸餐饮、旅游休闲、房地产、社区服务、社会化养老服务等生活性服务业。大力发展创意产业、会展经济、总部经济和楼宇经济、服务外包等新兴服务业,开拓新兴服务市场。加强市场流通体系建设,改善消费环境,发展新型消费业态,促进消费结构升级。
(9)加快发展现代都市型农业。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大力发展现代设施农业、优质高效农业、绿色生态农业、休闲观光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业,建设与省会城市发展相协调、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高标准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园和种养殖业示范园,加强农产品品牌建设,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升级,建立健全基层农业服务体系,实现农业生产经营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将合肥打造成区域性农产品加工中心、农产品物流基地和全国重要的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中心。
(10)坚持不懈扩大有效投入。发挥投资对扩大内需的重要作用,继续保持投资较快增长,优化投资结构,完善投资体制机制,提高投资质量和效益,有效拉动经济增长。大力实施“1346”行动计划,继续抓好大项目、好项目建设。按照国家产业政策导向和我市发展重点,引导投资进一步向千亿级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重大基础设施、民生和社会事业、农业农村、科技创新、生态环保、资源节约等领域倾斜。促进投资消费良性互动,把扩大投资和增加就业、改善民生有机结合起来,创造最终需求。鼓励扩大民间投资,放宽市场准入,支持民间资本进入基础设施、市政公用事业、社会事业、金融服务等领域,提高民间投资在社会投资中的比重。
(11)优化产业发展布局。积极应对产业转移和区域合作的新趋势,促进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联动调整,建立布局合理、功能明确、分工协作、竞争有序的产业区域布局体系。加快国家和省级开发区整合、扩容和升级,加快构建产业集聚区,重点建设以高新技术开发区以及蜀山经济开发区、南岗科技园为主体的西部集聚区,以经济技术开发区以及肥西桃花工业园、包河工业园为主体的西南部集聚区,以新站综合开发试验区以及庐阳工业园、瑶海工业园、长丰双凤经济开发区为主体的北部集聚区,以合肥循环经济示范园和肥东经济开发区为主体的东部集聚区。强化产业功能区规划和建设,规划建设合肥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园区和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示范区,逐步打造合巢芜、合桐安、合六叶、合淮蚌四条产业带,辐射带动周边城市发展。
四、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增强综合承载力和辐射力
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全面提升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水平,显著增强与城市地位相适应的载体功能、服务功能和综合保障功能,充分展示现代化滨湖大城市的独具魅力。
(12)进一步优化城市功能布局。牢固树立城市规划的“龙头”地位,充分发挥城市规划在推进城市化进程中的统筹、主导和先导作用。深化落实“141”空间发展战略和城市总体规划,科学布局城市空间和产业发展,按照“中心集聚、组团拓展、区域协同”的思路,推动城市空间由单中心、高集聚向多元化、开敞式转变,为建设区域性特大城市做好空间准备。中心城区、滨湖新区、政务文化新区要增强城市综合服务功能,提升城市品位和现代化水平。按照现代化中等城市规模和标准,推进东部、北部、西部、西南部四大组团建设,加快形成特色鲜明、优势互补、竞相发展的城市副中心。按照小城市规模,规划建设一批重点镇,率先试点建设水湖、三河、长临、下塘等一批基础条件较好的镇级市。
(13)加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以强化对外辐射、促进组团对接、畅通城市交通为重点,加快建设现代交通体系,基本形成全国重要的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加快合肥新桥国际机场建设,推进合蚌、合福、商阜杭客运专线以及合六、合巢芜、合淮、合安等城际铁路建设,实施合宁高速扩建以及连接淮南、六安、巢湖、芜湖、安庆、铜陵等周边城市的道路改造工程,实施合肥港提升、裕溪和巢湖复线船闸建设以及合裕线、派河、店埠河等航道升级改造工程,形成通达周边省市的快速交通网络。加强中心城区与城市副中心的交通联系,加快组团之间快速路建设和城市出入口建设。加强城市道路网建设,着力构筑快速路,继续完善主动脉,健全微循环,优化慢行系统,形成较为合理的城市道路交通系统。加快城市地下空间的规划、开发和利用。完成城市轨道1号线,启动2号线建设。突出公交优先发展,建立和完善城乡一体的公交网络体系。加强城市公用设施建设,加快智能电网、地下管网规划建设,提高供水、排水、电力、供热、燃气、通信等保障能力。提高城市防洪能力,加强防灾减灾体系建设,提高城市应急管理水平。
(14)提高城市现代化管理水平。坚持依法、科学、从严、有序管理城市,推进城市管理的科学化、法制化、规范化,以管理促进发展环境的优化和城市竞争力的提升。进一步理顺城市管理体制,落实属地管理责任,推进管理重心下移,完善监督考评体系,把城市管理的各项基础工作落在实处。创新城市管理方式,以数字城市技术为依托,深入推进网格化、精细化管理,建立长效机制,提高管理效能。健全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机制,提高各级政府防范和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有效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强化对食品、药品、餐饮卫生等市场监管,保障人民群众健康安全。以社区建设为基础,完善城市流动人口、出租房屋、从业人员管理。加强城市基础设施管理,不断提高运营水平,为广大群众创造安全、便捷、舒适的城市环境。
(15)加快信息化建设步伐。以提升网络宽带化和应用智能化水平为核心,加快推动信息技术与城市发展全面深入融合,建设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主要特征的“智慧合肥”。推进光纤宽带网络、新型无线宽带城域网建设,提高网络覆盖率。大力发展物联网,有序推进电信网、广播电视网、互联网“三网融合”。发展完善电子政务、电子商务、公共信息和云计算服务信息平台。加快城市应急指挥、空间地理、智能交通和社区管理等城市管理信息化建设。
五、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推进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
紧紧抓住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和国家科技创新试点市的历史机遇,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加快把经济社会发展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人力资源素质提高的轨道上来,实现经济增长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的转变。
(16)强化企业创新主体作用。继续实施“创新型企业”培育计划,通过政策措施引导和支持资本、人才、技术等创新要素向企业聚集,培养和引进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主业突出、核心竞争力强的企业集团,培育发展一批技术水平高、发展潜力大、市场前景好的创新型企业。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加强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围绕国家战略需求和本市产业发展需要,以企业为主体、院校为主角,组建实体性的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组织实施科技创新重大项目,加强前沿技术和应用基础研究,在语音合成、新能源、公共安全、家用电器、装备制造、新材料等优势领域集中力量攻克一批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在若干重点产业领域形成合肥技术领先优势。支持国内外大企业大集团来肥建立区域性研发中心,支持大企业大集团在境外和先发地区建立研发中心,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17)构建区域性科技创新体系。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大力整合全社会科技资源,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快合肥科技创新示范区建设,增强高新技术开发区的集聚和辐射功能。高标准建设一批重点实验室、公共技术开发和技术服务平台,建设合肥科技成果转化交易平台及网上技术市场,构建高水平的科技中介服务体系,提升技术创新整体服务能力,不断完善“研发、转化、交易、服务”科技创新服务链。建立多元化的科技投融资和担保体系,大力发展风险投资,鼓励和支持高新技术企业在资本市场融资。完善自主创新激励机制,提高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能力,不断优化创新环境。
(18)实施人才强市战略。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把人才资源开发放在优先位置,坚持以用为本,强化人才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保障和支撑作用。坚持市场导向,充分开发利用国内国际两种人才资源,切实加强各类人才队伍建设,大力培养和引进科技领军人才、创新创业人才、创新团队和高技能人才等。结合重大产业和科技项目建设,采取团队引进、核心人才带动引进等方式,大力引进我市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急需紧缺的专门人才和高端人才。实施海外人才集聚工程,大力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和创新团队。创新人才工作机制,完善和落实人才培养、引进、使用、评价、流动、激励等政策措施,营造尊重人才的社会环境、平等公开和竞争择优的制度环境,促进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六、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坚持城乡统筹协调发展,大力实施县域突破战略,推进产业向园区集中、农民向城镇集中、土地向适度规模经营集中,努力实现农业产业化、农村社区化、农民现代化,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走在全省前列。
(19)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坚持工业支持和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和带动农村的方针,加大强农惠农力度,加快推动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城市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城市现代文明向农村辐射。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加快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推进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推动城区优质资源向农村流动,切实提高三县城镇化水平,使农村面貌有一个明显变化。按照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的要求,制定城镇规划和农村建设规划,加强中心镇建设,增强中心镇的产业集聚和人口集聚能力。将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稳步开展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试点,积极稳妥推进农村土地综合整治。深化农村各项改革,不断完善农村发展体制机制。全面完成省城乡一体化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工作。
(20)壮大县域经济实力。坚持以工业化为核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大力发展城市配套产业、加工制造业、农产品加工业,提高县域工业化水平,全面增强县域综合实力。加强工业园区建设,支持园区合作共建,提升园区基础设施和综合服务水平,增强产业承载能力和集聚能力,加快优势产业集聚发展。有序推进市区工业向县域转移,实施一批牵动性强的重大项目,集中打造一批产业集聚区。建立乡镇与园区招商收益分享机制,推进招商项目集聚发展。扎实推进扩权强镇改革,选择培育一批基础好、潜力大的中心镇,打造成宜居宜业的特色经济强镇,使之成为支撑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力争到“十二五”末,肥东、肥西、长丰三县均进入全国百强县行列。
(21)加快农民市民化进程。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根据实际放宽外来人口落户条件,逐步实施一元化的户籍制度,支持和引导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有序转移,分层次把符合落户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逐步转为城镇居民。加快城区和近郊农村农民非农转移进程,使更多的农民融入城市社会,提高生活质量和水平。切实解决进城务工人员就业、职业培训、子女入学、社会保障等问题,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就业制度,依法保障进城务工人员的权益。在充分尊重农民意愿的基础上,积极稳妥开展“双置换”改革试点。积极推进制度创新,探索推进进城就业农民工市民化。推进征地制度改革,完善对被征地农民的合理补偿机制。
七、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树立绿色、低碳发展理念,加快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承载、社会承受的良性互动。
(22)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坚持保护优先、开发有序,以控制不合理的资源开发活动为重点,强化对城市自然资源的生态保护。以自然生态为基础,加强生态体系建设,构建多层次、多功能、立体化、网络式的生态结构体系。实施城市基本生态空间控制,划分生态底线保有区、生态建设缓冲区和城镇建设引导区,引导城镇建设与生态空间建设协调发展。抓好巢湖沿岸等湿地的保护和修复,建设城市绿地系统,提高森林覆盖率,规划建设一批森林公园、城市公园、社区公园和生态风景区,基本实现市民出门500米见绿、2000米见公园。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扎实推进滨湖国家生态城市试点区建设,推进文明生态村、生态乡镇和生态区县建设,引导市民参与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建设全国生态园林城市,争创国家森林城市。
(23)加大环境保护力度。落实减排目标责任制,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总量,改善环境质量,保障环境安全。加强巢湖水环境综合治理,加快推进“引江济巢”工程,全面完成南淝河、十五里河、四里河和店埠河等入湖河流截污工程,逐步改善巢湖西半湖及南淝河、十五里河、派河和店埠河水质。加强城镇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污水、垃圾和危险废物处理水平。继续实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控制和减少面源污染,建设清洁家园。建立严格的水生态保护制度,加强城市水源地保护,确保群众饮水安全。抓好工业企业废气、机动车尾气治理,控制扬尘污染。提高工业固体废物和危险废物处理处置能力,强化施工、交通等噪声管理。提高环境监管能力,强化执法监督,健全重大环境事件和污染事故责任追究制度。发展低碳技术和产业,倡导绿色消费和低碳生活方式。
(24)加强资源节约和管理。坚持开发节约并重、节约优先,大力推进节地、节能、节水、节材工作,实现单位产出占用土地、水资源和能源消耗显著下降。扎实推进节约集约用地试点市建设,严格土地管理制度,建立节约集约用地机制,加大对闲置和低效利用土地的清理力度,高效利用土地资源。加强水资源管理,加强中水回用,加快重点行业节水技术改造,推广农业节水措施,严格控制地下水开采。实施重点节能工程,推广先进节能技术和产品,推进工业、建筑、交通运输等领域节能。调整能源结构,发展新能源、清洁能源、可再生能源。
(25)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目标,加强规划指导和政策支持,推进生产、流通、消费各环节循环经济发展。加快循环经济示范园区建设,推进全国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试点工作。发展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完善循环经济产业链条,完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和垃圾分类回收制度,推进资源再生利用产业化。建立企业为主、政府支持的循环经济技术创新体系,提高全市循环经济技术支撑和创新能力。全面推行清洁生产,鼓励企业使用消耗少、效率高、无污染、少污染的工艺、设备、能源和原材料,鼓励企业对工业废弃物进行综合利用,最大限度实现物料的循环使用,减少废弃物最终排放量。
八、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增强经济社会发展活力和动力
抓住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症结,以更大的决心和勇气全面推进重点领域改革,用改革创新的举措再造新的优势。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全面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在扩大开放中赢得更多的发展机遇。
(26)强化政府公共服务能力。加快转变政府职能,继续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加快建设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继续推进效能建设,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加强行政服务体系建设,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推进电子政务,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强化服务功能。改革基本公共服务提供方式,引入竞争机制,扩大购买服务,实现提供主体和提供方式多元化。推进非基本公共服务市场化改革,增强多层次供给能力,满足群众多元化需求。坚持科学民主决策和依法行政,推进政务公开,增强公共政策制定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提高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
(27)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充分用好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合芜蚌自主创新试验区和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赋予的“先行先试”权,勇于探索,大胆实践,在一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实现新的突破,加快建立与国际通行规则相衔接、与长三角等先发地区等高对接的体制机制。推进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健全国有资本有进有退、合理流动机制,加快国有企业调整重组。推进金融改革创新,加快地方金融机构发展,在扩大直接融资、开展综合经营试点、加强资本市场建设、优化金融发展环境等方面取得新进展。推进现代市场体系建设,促进土地、技术、产权和劳动力等要素市场发展。推进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完善政策措施,放宽准入领域,创造公平竞争环境,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加快发展。
(28)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和质量。扩大开放领域,提高开放质量,进一步扩大对内对外开放,构建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开放与国内合作新格局。顺应大规模、集群式产业转移新趋势,创新招商方式,提高招商引资水平,鼓励境内外资本投向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等领域,引进一批具有较强产业带动力的龙头项目。加大智力、人才和技术引进工作力度。积极转变外贸发展方式,加强新兴市场开拓,扩大机电产品、高技术产品出口比重,增加先进技术装备,关键零部件、重要原材料和能源资源进口。加快合肥出口加工区建设,形成新的外贸增长点。创新吸引外资的方式。重视并服务好现有外资企业,推动其增资扩股并发挥示范作用,带动更多的上下游企业前来投资。支持有条件的企业“走出去”, 提高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的能力。
(29)推进合肥经济圈一体化发展。发挥合肥在经济圈的龙头带动作用,推进合肥经济圈经济合作取得实质性进展。按照合肥经济圈规划和会商确定的合作方向和领域,创新合作机制,拓展合作内容,逐步推进同城化,重点抓好交通、旅游、能源、劳务和金融等领域的合作,推进基础设施、产业布局、要素市场、环境保护等方面的一体化发展。建设一批对经济圈发展具有重要支撑和带动作用的基础设施项目、产业发展项目、专业市场项目等,增强经济圈综合实力。努力把合肥经济圈建成在全国有影响力的城市圈品牌、引领安徽加速崛起的重要增长极。
(30)积极开展区域经济合作。进一步深化与长三角区域发展分工合作,不断提高区域合作的层次和水平,形成与长三角体制机制、基础设施、信用体系、市场准入、质量互认等方面的等高对接,促进资本、人才、技术、信息等要素在更大范围内优化配置。继续扩大与珠三角、环渤海、海峡西岸、港澳台等地区的交流合作,密切与中西部地区的联系,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积极推进与省内兄弟城市交流合作,继续做好与阜阳等地结对工作。
九、加强社会建设,着力改善民计民生
坚持以人为本、民生优先,大力推进以改善民计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认真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使人民群众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取得新成效,让人民群众从改革发展中得到更多实惠。
(31)促进就业和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把促进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优先位置,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广开就业渠道,促进充分就业。加快建立覆盖城乡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完善“零就业家庭”和困难群众再就业援助机制,健全统一规范灵活的人力资源市场,重点解决好高校毕业生、农村转移劳动力、城镇就业困难人员的就业问题。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和择业观念教育,抓好高技能人才培养,提高劳动者就业能力。培育创业主体,营造创业氛围,鼓励支持创业,完善以创业促进就业政策。进一步规范和协调劳动关系,建立健全劳动关系协调机制,依法维护劳动者特别是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建立和谐劳动关系。
(32)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健全和落实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和支付保障机制,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定期发布工资指导线,规范企业依法合理进行工资分配。拓宽农村居民增收渠道,使更多农民拥有薪金、股金、租金和保障金,促进农民收入较快增长。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逐步提高扶贫、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提高低收入群体收入水平。
(33)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坚持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方针,完善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努力实现人人享有基本社会保障。以扩面提标为重点,进一步完善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继续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加快推进新型农村养老保险,扎实做好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工作;推进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实现全民医保;完善失业保险制度,扩大工伤保险覆盖面,逐步实现社会保险关系无障碍转移接续、医疗保险异地结算和社会保险管理服务社会化。进一步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救助体系和现代养老服务业体系,切实做好困难群体、老年群体、优抚群体、残疾人群体等保障工作。
(34)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加强政策调节,加快住房信息系统建设,增加住房有效供给,改善住房供应结构,逐步形成梯度消费的住房模式。大力推进公共租赁住房建设,健全廉租住房、经济适用房和公共租赁住房建设管理制度,逐步扩大保障性住房覆盖面。增加普通商品住房供给,支持居民自住和改善性购房需求。加大市区危旧房和城中村改造力度,改善居民居住条件,保障人民群众基本住房需求。加强市场监管,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提高居民小区物业管理水平。
(35)加快教育改革发展。按照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要求,全面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教育事业发展,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坚持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积极发展学前教育,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扩大优质高中教育资源。加快合肥职教城建设,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创新,打造全国技能型人才培养基地。支持在肥高校建设和发展,支持合肥学院建设省示范应用型本科高校。加快发展继续教育,支持特殊教育发展。把民办教育纳入全市教育发展规划,支持和规范民办学校发展。
(36)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和水平。按照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要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提高人均医疗卫生资源拥有量,优先满足群众基本医疗卫生需求。加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加快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推进基层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加强城乡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优化资源配置,提升服务能力。推动医疗卫生资源向城市社区和农村基层倾斜,不断缩小城乡区域之间医疗卫生服务差距。严格执行基本药物制度,完善药品供应保障体系,确保药品质量和安全。积极稳妥地推进公立医院改革,鼓励社会资本以多种形式举办医疗机构。
(37)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积极推进合肥全国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市建设,创新社会管理体制机制,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以社区建设为重点,健全基层管理和服务体系,加强和改进基层党组织工作,发挥群众组织和社会组织作用,形成社会管理和服务合力。健全维护群众权益机制,建立重大工程项目建设和重大政策制定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渠道。坚持培育扶持和监督管理并重,大力促进各类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加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做好特殊人群帮教管理工作,加大社会管理薄弱环节整治力度。强化安全发展理念,加强安全生产。深入开展“平安合肥”建设,加强政法、维稳、综治、信访基层基础建设,搞好重点地区综合治理,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严密防范、严厉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增强公共安全和社会治安保障能力。
十、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全面提升文化软实力
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遵循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特点和规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加快推进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促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协调发展,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38)提升城市文明程度和市民素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为根本,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和思想道德建设,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宣传普及。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深入推进学习型城市建设,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不断提高市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充分挖掘和利用合肥的文化历史资源,积极开发和培育具有竞争力和影响力的文化品牌,以先进文化引领城市文化,以传统特色文化增强城市魅力,以文化品位塑造城市形象。积极引导人民群众知荣辱、讲正气、尽义务,形成扶正祛邪、惩恶扬善的社会风气,增强全市人民建设现代化滨湖大城市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39)全面发展文化事业。以农村和城市社区为重点,大力推进重点文化惠民工程,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加快构建覆盖城乡、惠及全民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强文化传播能力建设,做大做强主流媒体,提升改造传统媒体,加强互联网等新兴媒体建设、运用、管理。大力发展社会科学、文学艺术、新闻出版和广播电影电视,加强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建成一批标志性文化设施,组织各类文化服务和重大文化活动。加强对外宣传和文化交流。加强基层文化队伍建设,深入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加强公共体育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群众体育,提高竞技运动水平。
(40)加快发展文化产业。大力推进文化与经济融合,提高文化生产力和竞争力。完善文化产业政策,推进文化产业结构调整和资产重组,鼓励和引导非公有资本进入文化产业,支持有实力的企业跨区域、跨行业、跨所有制兼并重组,形成一批多媒体经营、跨地区发展的大型文化企业集团,努力推动文化产业成为新的支柱性产业。运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文化产业,发展新型文化业态,加快网络文化、动漫创意等新兴文化发展,丰富人民群众文化生活。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培育建设一批文化产业园区(基地)。积极培育文化中介业,引导发展文化娱乐业。加强文化市场管理,规范市场运作,促进文化市场健康有序发展。
十一、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为实现“十二五”规划而共同奋斗
(41)提高各级党委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党的领导是实现合肥“十二五”规划的根本保证。各级党委必须进一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增强推动科学发展的自觉性,准确把握发展趋势,科学谋划发展蓝图,努力创新发展模式,不断提高领导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和水平。积极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和学习型领导班子建设,加强和改进干部教育培训。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加大竞争性选拔干部力度,健全科学的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实绩考核机制。树立鲜明的用人导向,大力提拔重用敢闯敢试、敢于负责、敢于突破的干部,努力造就一支推动合肥跨越赶超的高素质干部队伍。
(42)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加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支持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履行职能,加强立法和监督工作,发挥人大代表的作用。支持各级政协围绕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履行职能,提高参政议政实效。加强同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的合作共事。做好民族和宗教工作,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的作用。加快推进依法治市进程,推进依法行政、公正廉洁执法,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关心支持国防和军队建设,密切军政军民团结。
(43)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在新一轮跨越发展中的先锋模范作用。全市共产党员要坚定不移地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牢固树立科学发展理念,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及省、市委的决策部署,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各级领导干部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权力观事业观,牢记党的宗旨,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进一步密切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大力弘扬沈浩精神,扎实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不断把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引向深入。继续推进政治生态建设,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切实改进工作作风,以优良的党风促政风带民风,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环境。加强反腐倡廉建设,推进反腐倡廉制度创新,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加强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和严格管理,健全完善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机制,构建具有合肥特色的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与预防腐败体系。
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解放思想,振奋精神,锐意进取,开拓创新,推动合肥经济社会发展再上新台阶、各项工作再上新水平,为实现合肥经济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目标,加快建设区域性特大城市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