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部门】 合肥市农业委员会 【发文字号】 合农[2009]216号
【发布日期】 2009.11.13 【实施日期】 2009.11.13
【时效性】 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 地方规范性文件
【法规类别】 农业管理
合肥市农业委员会关于印发《合肥市预防雨雪冰冻灾害保障蔬菜供应工作预案》的通知
(合农〔2009〕216号)
各县区农委:
今年11月8日以来,我国北方发生了大到暴雪,河北等省受灾严重,为防止我市遭受雨雪灾害,保障全市蔬菜生产和市场供应,市农委组织制定了《合肥市预防雨雪冰冻灾害保障蔬菜供应工作预案》,现将该预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落实。
特此通知。
二〇〇九年十一月十三日
合肥市预防雨雪冰冻灾害保障蔬菜供应工作预案
(合肥市农业委员会 2009年11月13日)
今年11月8日以来,我国北方部分地区普降大到暴雪,河北、山西等地的暴雪过程已达到60年一遇,局部地区突破百年一遇。已造成38人死亡,数百万人受灾,农作物受灾面积近5亿亩。根据市气象局最新预报,冷空气将继续扩散南下,气温持续下降,11月15日-11月16日全市有一次明显的雨雪天气过程,部分地区雨雪较大,我市最低气温将下降到零度以下,同时平均风力增加到4-5级,阵风7-8级。可能给蔬菜生产和市场供应造成影响。
目前,我市在地蔬菜面积45万亩,其中以棚室为主的设施栽培面积12万亩,露地蔬菜面积33万亩。设施栽培的主要蔬菜品种有辣椒、蕃茄、黄瓜、茄子、芹菜、莴笋、萝卜、香菇、平菇、金针菇等10多个品种。露地蔬菜主要有棵白菜、黄心乌、黑心乌、莴笋、萝卜、菠菜、芫荽、大蒜、莲藕等近20个品种。全市可供应上市的基地面积18万亩,每天可向市场提供蔬菜700吨左右,占全市蔬菜需求的55%。周谷堆农产品批发市场每天成交蔬菜2000吨左右。与我市共建的六安市、舒城县、庐江县有在地蔬菜近20万亩,其中专供应合肥的蔬菜基地有2万多亩,生产的蔬菜陆续供应合肥市场。受北方大雪影响,目前菜价虽有小幅上涨,但数量品种仍然充足丰富,目前的基地生产和市场调剂完全可以满足一般灾害性天气的供应。但是为防止出现2008年元月份雪灾造成的影响,须认真对待,未雨绸缪,早做准备。现根据我市蔬菜生产和供应现状,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1、要提高对雨雪灾害的认识。各级农业部门要立即行动起来,切实把防御雨雪灾害,确保城市蔬菜供应当作当前一项重要的工作任务,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在灾害发生时要落实专人负责,随时掌握了解灾情发生动态和蔬菜生产供应情况,及时上传下达,落实应急措施,保障市场均衡供应。要通过各类新闻媒体加大抗灾救灾工作宣传,切实打好减灾抗灾的硬仗,确保蔬菜生产,稳定市场供应。
2、制定科学具体的工作方案。各地要根据全市蔬菜雨雪灾害工作预案,针对大雪降温可能引起的各种灾害,结合本地区的蔬菜作物品种和生长特点,组织有关专家制定科学具体的抗灾防寒保生产保供应工作方案,加强防雪救灾知识宣传,组织落实农业技术专家深入基地田头指导防灾,帮助农民做好相关工作。遇大的雪冻灾害,防灾救灾办公室坚持每天24小时值班,直到灾情解除。
3、抓好蔬菜防灾措施落实。加强在地蔬菜的管理,冬前普遍追施1-2遍肥水,保证壮苗壮棵过冬。增加保温覆盖,利用薄膜、稻草、草帘、草木灰等对露地越冬的棵白菜、黄心乌、芹菜、大蒜、韭菜蔬菜进行覆盖。加固大棚设施,更换老旧损坏的棚架配件,增强棚内支撑和棚外压线,抗雪压风灾。增加大棚棚内覆盖,实行“三膜一帘”即地膜、小拱棚、草帘、大棚薄膜覆盖。及时清沟沥水,降低棚内温度,减少病害发生。
4、做好灾后生产补救。大雪时尽快清扫棚上积雪,防止棚体受压跨塌。灾后抢修损坏的棚室,尽快恢复投入生产,减少灾害损失。对能上市的蔬菜适时抢收上市,增加收入,保障供应。对受冻的蔬菜,要追施一次速效肥,加快苗情恢复。及时补光增温,利用电热丝,电灯泡等在棚内补光增温,改善作物生长条件。搞好病虫害防治,减少因雪后低温引起的病害造成的次生灾害。如遇受灾,要及时抢种速生蔬菜,利用大棚设施抢种青菜、生菜、苋菜、木耳菜等速生叶菜,迅速补充上市。同时扩大黄豆芽、绿豆芽、黑豆芽等芽苗菜生产上市。
5、抓好市场储备和外地蔬菜调运。针对北方可能出现大的雪灾和冰冻天气给我市蔬菜长途运输造成的影响,周谷堆农产品批发市场要利用当前有利时机,动员市场内的运销大户利用一切储存场地和储备设施收储3000吨以上土豆、圆葱、萝卜、海带等耐储品种,可以保证大雪封路时,全市3-5天的应急供应。在雪灾发生时可采取减免运销商的交易场地费用、补贴调运外地蔬菜的运输费用等应急措施加强调运,同时掌握全国各蔬菜主产区的供求信息,为场内商户提供快捷有效的信息服务。
6、发挥经济圈共建作用。联络协调六安市、舒城县、庐江县等地的政府部门,在雪灾发生时组织各基地特别是共建基地积极向合肥供应蔬菜,补充合肥市场不足,增加基地农民收入,扩大共建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