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部门】 合肥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发文字号】 合安监应[2009]32号
【发布日期】 2009.03.09 【实施日期】 2009.03.09
【时效性】 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 地方规范性文件
【法规类别】 公安综合规定
合肥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办公室关于印发“第四届中国中部投资贸易博览会安全生产应急保障方案”的通知
(合安监应〔2009〕32号 二〇〇九年三月九日)
第四届中国中部投资贸易博览会将于四月二十五日至二十八日在合肥召开。为确保中博会期间全市安全生产形势稳定,根据市政府应急办的综合保障方案,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认真贯彻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加强安全生产监管与服务,为举办一届安全成功的中博会,维护我市的安全稳定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工作目标
(一)确保本市不发生重大以上生产安全事故和群死群伤等影响较大的生产安全事故。
(二)确保重大危险源、高危企业以及涉会场所周边生产经营单位不发生影响较大的生产安全问题。
三、组织领导与职责
(一)成立领导组织。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成立中博会安全生产应急保障领导小组。局长方正杰任领导小组组长,副局长任俊东、吴文凡、王西平任副组长,相关处室负责人袁克华、周雁、鲍永生、方志全、朱仁林、李博文、卢明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五个小组,即隐患排查组、危险化学品监管组、综合监管组、应急处置组、后勤保障组。
(二)工作职责。五个小组的职责分别为:
1.隐患排查组:负责开展安全生产隐患排查工作, 督促县区(开发区)和相关部门及时上报和消除各类安全隐患;负责督促相关单位加强对重大危险源的监控,落实防范措施。
2.危险化学品监管组:负责危险化学品、医药和烟花爆竹行业的安全监管工作,重点加强对涉及危化品的重大危险源的监控。
3.综合监管组:负责对非煤矿山的安全监管,加大对尾矿库整治力度。督促建筑和道路交通领域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及时排查和消除安全隐患。
4.应急处置组:负责各类安全生产事故信息的收集和报送,按规定启动相应的事故应急预案,组织和协调相关专业应急队伍以及专家队伍参与事故的应急处置。
5.后勤保障组:负责各组监督检查及应急处置所需的车辆、装备和经费等保障工作。
(三)联系方式(值班应急)。值班电话:13856049319, 举报电话:3537759,事故传真:3537756。
隐患排查组组长:李博文(电话:3537759);副组长:卢明(3537759)。
危险化学品监管组组长:朱仁林(3537760)。
综合监管组组长:方志全 (3537758)。
应急处置组组长:周雁 (3537757);副组长:鲍永生(3537757)。
后勤保障组组长:袁克华(3537766)。
四、任务和实施步骤
(一)部署检查阶段(2009年3月10日-30日)。各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要召开会议进行动员部署,全面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排查消除各类安全隐患。明确属地、行业、企业的责任和任务,确保责任到单位、到领导、到个人,对排查发现的各类事故隐患,要及时消除。
1.开展烟花爆竹专项检查。各地要全面开展对烟花爆竹仓库、烟花爆竹长期零售网点的专项大检查,严厉打击非法生产、经营和储存烟花爆竹行为。
2.开展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及储存单位专项检查。 对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储存和使用液氯、液氨等剧毒化学品的单位开展全面检查。督促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主动排查和消除隐患,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装备。
3.开展非煤矿山专项整治活动。制定尾矿库的专项监管措施,落实资金和人员,严防发生垮坝事故。推行采石场中深孔爆破技术。加强执法检查,及时排查隐患,对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或采矿许可证到期的企业,必须责令停产。
4.配合行业主管部门开展人员密集场所联合检查活动。配合商务、旅游、文化、消防等部门,组织开展对商业零售、餐饮、宾馆饭店、文化娱乐和剧院场馆的联合检查。重点检查疏散通道、安全标志、安全出口、中控室、配电室、应急演练等关键环节。
5.配合行业部门开展建筑和交通行业专项检查。要针对建筑施工的特点,积极配合建设部门开展联合执法检查,重点是涉会场所周边、人员密集场所周边建筑施工企业;主要检查建筑施工企业安全责任的落实情况,特种设备、机械、临时用电、安全防护等硬件设施的安全状况等内容。配合交通部门开展对交通运输企业的全面检查,特别要加强对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的监管,严防带病营运、随意更改运输路线和停靠人员密集场所以及居民生活小区等现象的发生。
6.开展涉会场所周边生产经营单位的专项整治活动。对涉会场所周边生产经营单位检查的覆盖率要达到100%,要细化执法检查方案,明确重点区域、重点部位、重点单位,制定分级分类监管的具体措施。
7.开展对生产经营单位应急预案的专项检查活动。组织对生产经营单位应急预案编制和演练情况的检查,重点检查应急预案编制情况,应急演练情况(包括演练影像、图片、文字记录、预案修订完善等资料),并实施检验性演练,督促生产经营单位完善预案,提高预案的针对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二)督查和整治阶段(2009年4月1日 - 20日)。本阶段工作目标是督查前一阶段的工作开展情况,充分发挥综合监管作用,督促行业、属地加强监管,重点解决高危行业、重点领域的突出问题和难点问题,整改尚未消除的事故隐患,全力压减各类事故的发生。
1.组织“平安中博”专项督查。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要认真履行综合监管职责,与监察等部门组成督查组,对各地中博会期间的安全生产保障工作方案的落实情况进行督查,重点检查属地及有关部门部署落实情况、隐患排查和整改情况,确保安全生产监管和保障措施得到有效落实。
2.进一步巩固各项整治行动工作成果。加强日常执法检查,各县区(开发区)安监机构要关口前移,重心下移,加强一线执法检查力量,时刻保持“除隐患、保安全”的高压工作态势。要采取高密度、高频度的巡查、检查,启动重大危险源和危险化学品单位的视频监控系统,加强对高危行业和涉会场所周边生产经营单位的日常监管,严格落实监控管理措施。对未消除的隐患,要提出有针对性的措施,避免酿成生产安全事故。
3.建立安全生产监管长效机制。要及时总结典型经验,固化有效工作模式,完善市、县区(开发区)、街道(乡镇)、企业四个层级的沟通联动机制;固化重要时期自查、检查、督查的工作模式;总结联合执法检查的经验。
4.加强应急救援管理。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开展相关预案演练。进一步加强全市安全生产应急救援队伍管理,落实人力、物资、通讯、运输等各项保障预备措施,随时应对突发事件。组织应急救援队伍参加综合性应急救援桌面演练,提高混合型、综合型生产安全事故的处置能力。严格检查企业应急预案编制及演练情况,重点检查人员密集场所制定的针对超常规模客流的应急预案,要加强人员密集场所应急处置的监管工作。
(三)严格防控阶段(2009年4月20日-30日)。本阶段工作目标是进一步加强对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监管,实行分级分类监管,突出重点,确保对涉会场所周边、行车路线周边生产经营单位实现有效防控,确保中博会期间社会面的安全稳定。
1.加强安全生产领域社会面的监管,全面压减生产安全事故。要落实本地区安全生产监管防控措施,促进“两个主体、两个负责制”的落实,进一步明确各部门一把手和企业法定代表人是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要依法履行安全职责。做到领导亲自部署、亲自抓,本着点面结合、专群结合的原则,开展全方位、全覆盖、不间断的监管和防控工作,严防漏管失控现象发生。
2.突出重点,落实防控措施。各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要确定本地区的重点区域和重点单位,特别要注重涉会周边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状况,加强对重点区域、重点部位、重点岗位的监督,督促生产经营单位严格执行领导带班,双岗巡查制度。按照分级分类监管要求,进行不间断的安全检查,确保重点单位技防、人防措施到位,对一时难以消除的隐患,必须明确责任,严防死守,落实监控防范措施。
3.加强值班备勤和应急处置工作。各级安全生产监管部门要认真落实各项安全生产应急预案,做好预测预警、指挥协调、应急处置的准备工作,落实人力、物资、通讯等各项应急保障预备措施。各级安监机构和相关专业应急救援队伍要做好值班备勤工作,值班人员要24小时在岗在位并保持通讯畅通,做到应急救援物资保证齐备有效。一旦发生生产安全事故,要立即按照应急处置流程进行报告,并根据事态发展,启动相应的应急预案,配合政府应急办,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开展处置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造成的各种损失。
五、工作要求
(一)高度重视,加强组织领导。各单位要将中博会安全生产保障工作作为本单位第一位的政治责任和政治任务,予以高度重视。要成立由主要领导任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安全生产保障工作的具体实施方案,精心组织,严格责任,加强监管,确保中博会的绝对安全。
(二)加强宣传,营造良好氛围。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网络、报纸等各种媒体,广泛宣传安全生产知识。要充分发挥舆论监督和群众监督的作用,及时纠正安全生产违法违规问题,全力营造人人关心中博会安全的良好氛围。
(三)严格执法,加强队伍建设。要进一步加大执法检查力度。对问题严重的要坚决责令停产停业整顿,对不按期进行整改的,要坚决给予高限处罚。加强安全生产执法队伍建设,严格工作纪律和队伍管理,做到严格执法、公正执法、廉洁执法。各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机构要积极参加各地组织的联合执法行动,实现涉会场所周边单位的全天候、全覆盖、不间断联合执法,确保不出现安全问题。
(四)完善机制,确保信息畅通。要与建委、商务、交通、文化、旅游、消防、质监、气象等有关部门建立良好的横向沟通渠道,建立完善的纵、横沟通制度。严格信息报送程序,保持信息畅通,确保各种信息真实、及时和准确。
(五)加大投入,强化保障措施。各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要主动协调政府相关部门,保证安全生产执法队伍和乡镇(街道)安全生产检查队伍的经费,配备必要的检查装备和设施(如执法检查车辆、执法检查仪器、设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