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部门】 合肥市政府 【发文字号】 合政办[2007]24号
【发布日期】 2007.05.25 【实施日期】 2007.05.25
【时效性】 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 地方规范性文件
【法规类别】 纪检
合肥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市政府纠风办2007年全市纠正不正之风工作要点的通知
(合政办〔2007〕24号)
各县、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经市政府同意,现将市政府纠风办拟定的《2007年全市纠正不正之风工作要点》转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合肥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二00七年五月二十五日
2007年全市纠正不正之风工作要点
(市政府纠风办 2007年5月)
2007年全市纠风工作的指导思想和总体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中央纪委七次全会、全国纠风工作会议和省市纪委二次全会的部署,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紧紧围绕“纠正、建设、评议、改革”四个关键环节,切实加强政风行风建设,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为推动合肥又好又快发展、构建和谐合肥提供坚强保证。
一、主要任务
(一)深入开展治理教育乱收费工作。全面落实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各项政策,确保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全部免除学杂费。严格执行《合肥市中小学公用经费支出管理暂行办法》,切实加强对教育收费管理情况的监督检查。落实公办普通高中招收择校生“三限”政策,严格执行公办普通高中同城不准借读的规定。严格规范各类学校办学和收费行为,进一步清理不符合国家和省市有关规定的收费政策。认真清理、规范改制学校,严肃查处各种形式、名义的乱收费行为。切实解决教辅材料过多过滥、向学生强行推销保险、有偿补课,以及其他加重学生经济负担等问题。
(二)继续深化纠正医药购销和医疗服务中不正之风工作。改革医务人员考核分配机制,严格规范医疗机构的诊疗和收费行为,落实公立医院院长“一岗双责”制度。强化医德医风建设,深入开展“医院管理年”和“诚信医院”创建活动。做好社区医疗服务机构实施“药品集中采购,统一配送”和收支两条线的试点工作,积极探索医疗机构医药分离改革。改进药品价格核定办法,逐步扩大政府定价药品范围,继续调整部分药品价格,加快农村药品监督网络和药品供应网络的建设。严肃查处医药购销领域的商业贿赂案件,严厉打击制售违法药品、非法行医和发布虚假违法医药广告的行为。积极推进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卫生保健制度的建立,加强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积极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扩大医疗保险覆盖面。开展民主评议医院行风工作。
(三)着力解决损害农民利益的突出问题。加强对各项支农惠农政策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加强对乡镇机构、农村义务教育和县乡财政管理体制改革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综合改革措施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对损害农民土地问题进行集中整治,切实解决超标准预留机动地、土地承包经营权证发放不到位、土地流转不规范、违规征收用农民土地及征地补偿款不到位等问题。坚决纠正新农村建设中违背农民意愿、不顾农民实际承受能力,盲目建设、强拆强建、集资摊派等加重农民负担、损害农民利益的行为。严格规范“一事一议”筹资筹劳的议事范围、标准和审批程序,完善管理制度。从严查处各种涉农乱收费、乱罚款行为。严厉打击哄抬农资价格、制售假劣农资等坑农害农行为。进一步规范农村财务管理,按照省里要求继续开展创建“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示范单位”活动。切实落实涉农价格和收费公示制、农村订阅报刊费用限额、农民负担监督卡制。清理和取消针对农民工进城就业的歧视性规定和不合理限制,改善农民工就业环境。积极推进村干部任期和离任经济责任专项审计工作,严格执行责任追究制。
(四)全面清理和规范评比达标表彰活动。重点对各县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举办的各种评比达标表彰活动进行清理和规范。实现“评比达标表彰活动大幅度减少、保留项目发挥积极作用和基层、企业、群众负担明显减轻”的目标。坚决取消脱离实际、加重基层、企业和群众负担的评比达标表彰项目,严肃查处利用评比达标表彰活动乱收费、乱摊派等行为。制定进一步加强管理的规范性意见,逐步建立规范评比达标表彰活动的长效机制。
(五)巩固各专项治理工作成果。一是巩固治理公路、水路“三乱”专项治理工作成果,重点解决治理超载超限超速中以罚代纠、只罚不纠和以治超为名谋取私利的问题,规范执收执罚行为。对车辆通行费收支情况严格监管。规范道路交通标识和电子测速仪的设置和使用,完善查处公路“三乱”快速反应机制。二是继续规范出租车行业管理工作。加强对出租车行业管理部门的监督检查,坚决贯彻落实国家有关政策规定,配合有关部门逐步建立出租车行业管理的长效机制。三是深化治理党政部门报刊滥散和利用职权发行工作,进一步规范发行行为。四是巩固减轻企业负担工作成果,继续开展重点部门、重点行业、部分垄断行业对企业乱收费、乱加价专项整治,开展非公有制企业治乱减负专项行动。
(六)加大部门和行业作风建设力度。进一步落实“管行业必须管行风”的原则,督促各部门各行业强化对本系统的监管责任;围绕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大力开展创建文明行业和人民满意的基层站所活动,督促指导行政执法部门依法行政、规范执法,经济管理部门服务便民、手续简化,公共服务行业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要向社会公布各部门、各行业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的措施,接受群众监督。要认真解决行政机关在工作作风和办事效率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严格执行行政执法责任制和过错追究制度;进一步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深入开展民主评议政风行风活动,改进评议方法,充分运用评议结果,加大整改工作力度,完善纠、评、建相互促进的工作机制。坚持全面评议与重点评议相结合,深入开展对医院、学校等重点单位的民主评议。充分发挥“合肥市政风行风热线”的作用,有计划安排市直有关部门负责人走进合肥电台“政风行风热线”节目直播间,同群众交流,切实解决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确保“合肥市政风行风热线”健康发展取得实效。
(七)深入开展政事务公开。深入学习和大力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结合实际,制定具体的政府信息公开办法,真正做到凡应当公开的依法公开。学校、医院以及供水、供电、供气、环保、公交等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公用事业单位,要实行办事公开和服务承诺制度、编制《为民服务公开目录》。要充分利用“合肥市政风行风热线网站”,在完善《政务公开目录》的基础上,编制《政府信息公开指南》;整合“114”号码簿等信息资源,建立“网上便民服务大厅”。
二、工作职责
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坚持“管行业必须管行风”的要求,加强协调、通力合作,共同开展好各项工作。今年纠风工作的职责分工是:治理教育乱收费工作,由市教育局牵头,市财政、物价、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审计、监察等部门配合;纠正医药购销和医疗服务中不正之风工作,总体由市卫生局牵头,市食品药品监督、工商、物价、商务、质监、监察等部门配合,其中各专项工作属于哪个部门主管的,由各该主管部门牵头,其他有关部门配合;解决损害农民利益工作,由市农委牵头,财政、物价、教育、建设、国土资源、水务、电力、人口计生、劳动保障、民政、工商、环保、交通、审计、监察等部门配合;清理和规范评比达标表彰活动,由市纪委(监察局)、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牵头,市委组织部、市委宣传部、市委政法委、市直机关工委和市经委、人事、民政、财政、法制等部门配合;巩固公路、水路专项治理成果工作,由市交通局牵头,市公安、监察等部门配合;规范出租车行业管理工作,由市交通牵头,建设、财政、物价、公安、劳动保障、工商、税务、审计、质监、环保、信访、监察等部门配合;巩固报刊治理成果工作,由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牵头,市监察、财政等部门配合;巩固减轻企业负担成果工作,由市经委牵头,市监察、财政、物价等部门配合;民主评议行风工作,由市、县(区)人民政府组织实施;政事务公开工作,由市政府办公厅牵头,市发改委、经委、农委、建委、教育、人事、法制、行政服务中心和监察等有关部门配合。
今年的纠风工作任务重,难度大,要求高。各县(区)、市直各部门要结合实际,明确任务,加强督查,狠抓落实。要增加工作的主动性和预见性,突出重点,开拓创新,从改革体制机制、解决利益驱动问题入手,逐步铲除滋生不正之风的土壤,从源头上防治不正之风。为了做好今年的各项纠风工作,市纠风办将建立纠风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各牵头单位要尽快拿出今年的工作计划,六月上旬召开由各牵头单位参加的纠风工作联席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