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律师查询 法规查询    合肥律师招聘    关于我们  
合肥律师门户网
刑事辩护 交通事故 离婚纠纷 债权债务 遗产继承 劳动工伤 医疗事故 房产纠纷
知识产权 公司股权 经济合同 建设工程 征地拆迁 行政诉讼 刑民交叉 法律顾问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法规查询 » 地方法规规章 » 正文
(2007年)合肥市农业委员会关于印发2007年合肥市主要农作物重大病虫防治预案的通知
来源: www.055110.com   日期:2015-11-17   阅读:
【发布部门】 合肥市农业委员会 【发文字号】 合农[2007]30号
【发布日期】 2007.03.12 【实施日期】 2007.03.12
【时效性】 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 地方规范性文件
【法规类别】 农业管理

合肥市农业委员会关于印发2007年合肥市主要农作物重大病虫防治预案的通知
(合农〔2007〕30号)

各县(区)农委:
  近年来,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等农作物重大病虫害呈连年重发态势,为落实安徽省农业委员会皖农植函[2007]73号文件精神,切实抓好2007年合肥市农作物重大病虫害防治工作,落实应急防治工作措施,增强防治的科学性、主动性和预见性,结合我市实际,我委研究制定了2007年合肥市主要农作物重大病虫防治预案,现印发给你们。希各地参照预案要求,提高认识,及早谋划,根据本地病虫发生实况,扎实做好预测预报,同时加强与新闻媒体的合作,加大宣传力度,推进病虫害防治技术进村入户,适时动员组织农民开展防治,确保全市粮食生产安全及小麦高产攻关、水稻产业提升行动目标实现。
  二○○七年三月十二日

2007年合肥市主要农作物重大病虫防治预案
(合肥市农业委员会 二○○七年三月十二日)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植保方针,树立“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理念;着力建设重大病虫害防治体系,提高病虫防治组织化程度,增强应急防控能力;大力推行现代农业技术,协调应用多种防治方法,将病虫为害损失控制在经济允许水平之下;充分发挥植物保护对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的保障和支撑作用,确保农业生产、农产品质量和农田生态环境安全。
  二、防治目标
  通过有效防治,将水稻、小麦重大病虫总体危害损失率均控制在5%以内,棉花重大病虫总体危害损失率控制在7%以内,花生病虫危害总体损失率控制在6%以下。具体目标是:稻螟虫分蘖期为害株率控制在3%以内,穗期白穗率控制在1%以内;稻飞虱百丛虫量分蘖期控制在1000头以内,穗期控制在1500头以内;稻纵卷叶螟卷叶率分蘖期控制在15%以内,孕穗期控制在10%以内;稻曲病病穗率控制在5%以内;小麦赤霉病病穗率控制在8%以下,小麦纹枯病病茎率控制在10%以下,穗蚜百穗蚜量控制在800头以下;棉叶螨红叶株率控制在10%以下;油菜菌核病病指防效达75%以上,平均亩挽回菜籽损失15%以上;花生蛴螬每平方米控制在4头以下,茎腐病、褐斑病、青枯病病株率均控制在5%以下。通过推广病虫总体防治技术,改变对单个病虫进行单一防治的做法,使总体防治实施区水稻、小麦、棉花病虫防治次数亩平均减少1-2次,化学农药亩使用量下降15-20%,大大降低病虫防治成本。
  三、保障措施
  1、组织领导
  重大病虫害发生时,由市政府统一组织发动,市农委牵头,组织、协调供销、财政、工商、质检、新闻媒体等有关部门,做好物资、经费、市场检查和宣传等各项工作。市级成立防治工作指挥部,市农委负责同志任指挥长,委办公室、农业处、财务处、政策法规处、科教处、植保植检站、农业技术推广培训中心等有关处(站)长为成员;指挥部下设办公室,挂靠市植保站,具体负责与各部门信息沟通、组织协调、业务指导、监督检查以及处理日常事务等工作。为确保防治效果,市农委还将根据市政府的指示,成立市级督查组,对各县区的防治工作进行检查指导。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各县、区也要成立相应组织机构,在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各司其责,切实做好本辖区内的农作物重大病虫害防治工作。
  2、技术支撑
  市、县(区)植保部门要进一步加强农作物病虫害测报网络体系建设与管理,明确岗位责任制,加大测报方法的研究力度,努力提高重大农作物病虫害预测预报的准确率和及时性。要强化对病虫害的综合防治基础、技术与方法的研究,根据病虫害发生动态,及时开展技术指导,大力开展农业、生态、生物、物理等综合防控技术的试验示范和集成组装,引导农民选用科学防治技术,努力减少化学农药使用次数和使用量,充分展示综合防治技术效果,提升农业重大病虫综合防治水平。
  3、应急防控基础设施
  今年市政府将继续出台相关政策,大力扶持各种类型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尤其是对防治专业合作组织的奖补,以提高整体防治水平和重大病虫害的应急防控能力。各地要抓住机遇,及早谋划,加大宣传,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将奖补政策落到实处;依据“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积极帮扶、完善农民防治专业合作组织,强化市场引导,努力提高病虫害防治专业化水平,切实解决“一家一户防治难”的问题。相关技术部门要及时做好防治专业合作组织成员的培训工作,使之了解主要病虫防治、农药安全使用、植保机械的使用及维护等专业技术,确保在重大病虫发生时能够及时展开大面积群防群治工作。
  4、防治药剂
  各地要提前制定重大病虫防治药剂的统一供应方案,以乡镇为单位,统一时间,统一购药,统一防治。重大病虫发生时,植保部门负责确定药剂和使用技术,推荐药剂供应商;乡镇政府组织各村、组统一购药,按批发价格统一供给防治专业合作组织和农户,依据农业技术部门的指导,进行统一防治。
  5、宣传发动和技术指导
  各地要积极争取有关宣传部门和新闻媒体的配合,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纸、手机短信、语音电话、农网、明白纸、防治现场会、农民田间学校等各种形式,大力宣传普及重大病虫防治技术,真正做到虫情及防治技术家喻户晓;要组织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开展技术指导,提高病虫防治质量和效果。
  6、应急防治经费
  各地要积极争取政府重视,将农作物重大病虫害防治作为各级政府防灾减灾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把应急防治经费纳入有关财政应急保障预案体系中,列入当地财政预算,确保农作物重大病虫监测、防治等工作顺利有效开展。
  四、重大农作物病虫主要防控技术
  (一)水稻病虫
  1、防治策略
  加强重大病虫监测预报;大力推行预防控害和生态控害技术,维护稻田生态系统协调平衡;精心组织开展专业化防治,坚持“预防秧田期,放宽分孽期,保护成穗期”的科学用药措施。
  2、主推技术
  (1)生态控害技术
  选用抗性品种;科学管理肥水;栽培避螟技术;天敌保护利用技术等。
  (2)总体防治技术
  种子处理及秧田期病虫害预防技术,生育中期、穗期总体防治技术。
  (3)主要病虫抗药性治理技术
  防治稻飞虱、二化螟、稻曲病等病虫害选择用药、控制用药及交替轮换用药技术。
  3、具体技术措施
  (1)稻飞虱
  ①科学管理肥水。增施有机肥,实行测土配方施肥,做到促控结合,防止后期贪青晚熟和倒伏。实行浅水勤灌,适时烤田,促进水稻健壮生长,恶化稻飞虱食料和生存环境。
  ②保护利用天敌。一季稻7月初前不用化学农药,营造稻田天敌繁衍有利条件,使稻田天敌建立强大的控害种群。
  ③抓好药剂防治。防治指标:分蘖期、穗期分别为百丛低龄若虫1000头、1500头。防治适期:卵孵盛期至低龄若虫高峰期。药剂选用噻嗪酮、毒死蜱、锐劲特、敌敌畏等农药。虫态复杂的田块,宜选择两种对路药剂混用。施药技术:用足药量、对足水量(每亩60公斤)、喷准部位(稻株中、下部)、保持水层(寸深水层5天),无水田块加大用水量或用敌敌畏熏蒸,穗期防治宜采用手动喷雾器施药。各地在使用锐劲特时要注意避免对蟹、虾等水生动物造成危害。
  (2)稻纵卷叶螟
  ①实施健身栽培。前期促进早发,中期适时适度烤田,后期控制氮肥使用,促进水稻健壮生长,增强稻株的抗虫性。
  ②保护利用天敌。水稻生长前期尽量不用或少用化学农药,为稻田蜘蛛及卷叶螟绒茧蜂等天敌群落的建立营造适宜环境,充分发挥自然天敌控害作用。
  ③科学开展药剂防治。防治指标:分蘖期百丛低龄幼虫100头,孕、抽穗期百丛低龄幼虫50头。防治适期:大发生年份,防治时期为卵孵高峰期,7天后再补治一次;中等发生年份,防治适期为低龄幼虫高峰期。防治药剂:四(2)代防治可选用杀虫单(双)、Bt等药剂(选用生物农药Bt时,防治适期应掌握在卵孵高峰期)。五(3)代防治可选用锐劲特、丙溴磷、毒死蜱等。
  (3)螟虫
  坚持以农业措施控螟为基础,科学用药,辅以生物防治的策略。化防中,二化螟坚持“一代普治早稻大田及一季稻秧田、二代主治一季稻大田”;三化螟坚持“三代主治单季晚稻白穗及双晚枯心”。
  ①压低越冬基数。越冬代螟虫化蛹高峰期,冬闲田及时翻耕灌深水并保持一周以上。
  ②推行栽培避螟,实行生态控螟。通过适当推迟一季稻播期,避开主害代螟虫盛期危害。合理用药,减少药剂对稻螟赤眼蜂、黑卵蜂等天敌的杀伤,发挥天敌的自然控害作用。
  ③适时开展药剂防治。二化螟:一代以早稻大田和一季稻秧田为重点保护对象,在卵孵高峰期选用Bt及其复配剂或在1、2龄幼虫高峰期选用杀虫单防治;二代重点防治单季稻田,防治适期在卵孵高峰期,重发区域7到10天后再补治一次,药剂选用锐劲特、阿维菌素复配剂。三化螟:三代主治单双晚,防治适期在卵孵高峰期,药剂选用三唑磷与杀虫单或阿维菌素复配剂。防治过程中不同类型的农药要交替轮换使用,以延缓抗药性产生。施药时田间要尽量保持浅水层,对无水田块,必须加大用水量,确保防治效果。
  (4)稻曲病
  ①选用抗病品种,如协优系列、D优527、秀水664等。
  ②及时开展药剂防治。于水稻破口前7-10天第一次施药,破口期再补治一次,药剂以选用井·蜡芽(10%真灵悬浮剂等)、井·烯唑(12%曲纹星可湿粉等)为主。
  (5)总体防治技术
  为了减少农药使用数量,提高防治功效,保护和改善农田生态环境,发挥自然天敌的控害作用,根据我市病虫的发生规律,应掌握在水稻播种至秧田期、破口期两个关键生育阶段,推广针对多靶标病虫,开展总体防治技术,达到控害、节本、增效、护益的目的。
  ①水稻播种至秧田期:重点防治种传病害(恶苗病、苗稻瘟、干尖线虫病等)、灰飞虱、一代螟虫等。一是抓好种子处理环节;二是根据当地病虫种类选准药剂,在移栽前3-5天用药,带药下田。
  ②水稻破口期:重点防治稻飞虱、稻纵卷叶螟、螟虫、稻曲病等穗期病虫害。根据水稻品种特性、主要病虫种类、发生程度,因地制宜确定主治对象,合理混配药剂,治“主”兼“次”,达到“一治多效”的效果。
  (二)小麦病虫
  1、防治策略
  采取生态控制、生物防治与化学防治相结合的防治策略,以种植小麦抗病品种和健身栽培为基础,科学药控抓关键。
  2、主推技术
  (1)加强肥水管理,实施健身栽培
  开展测土配方施肥,控制氮肥用量,适当增加磷、钾肥和有机肥、微肥的施用量,注意氮磷钾肥的平衡,培育健壮植株,增强麦株的抗病能力。土壤湿度大的地区春季做好清沟沥水,防止渍涝。
  (2)天敌保护利用技术
  重点保护七星瓢虫、龟纹瓢虫、蚜茧蜂等优势种天敌。当天敌单位数与蚜虫数量比例大于1:322时,可有效控制麦蚜为害,不必施药防治麦蚜。
  (3)总体防治技术
  小麦病虫总体防治重点抓好小麦返青拔节期和抽穗扬花期两个关键环节实施。
  3、具体技术措施
  (1)小麦纹枯病
  在种子处理的基础上,加强重病田春季药剂防治。小麦拔节初期病株率达20%的田块及时喷药,药剂选用纹霉清或烯唑醇,选择上午有露水时喷药,使药液能流到麦株基部。重病区首次喷雾后隔一周再补喷一次。
  (2)小麦蚜虫
  当田间麦蚜发生量超过防治指标(穗期800头/百穗)、天敌数量在利用指标以下时,选用吡虫啉或啶虫脒,喷雾防治。
  (3)小麦赤霉病
  麦田开沟排水,降低地下水位和田间湿度,做到雨过田干无积水。化防于小麦抽穗初花期,选择渗透性、耐雨水冲刷性和持效性较好的农药,如每亩用80%多菌灵或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00克或40%多菌灵悬浮剂150毫升喷雾防治为好。机动弥雾机施药:每亩药液量14公斤;手动喷雾器喷雾:每亩药液量30公斤。
  (4)麦蜘蛛
  加强肥水管理,培育壮苗,减少三类苗面积,创造不利于麦蜘蛛发生的环境条件。小麦返青后一旦虫口密度达到防治指标,及时施药防治。可选用毒死蜱(40%毒死蜱乳油、40%乐斯本乳油),亩用有效成份20克,兑水40公斤喷雾。
  (5)总体防治技术
  小麦返青至拔节初期以纹枯病为主治对象,兼治麦蜘蛛,药剂可选用井冈霉素或三唑酮,与克螨特混配。小麦抽穗扬花期以赤霉病、穗蚜(或其中之一,其它兼治)为主治对象,药剂可选用多菌灵、三唑酮与高效氯氰菊酯混配。
  (三)棉花病虫
  1、防治策略
  以健身栽培为基础,充分发挥棉株自身的抗性,保护和利用天敌,协调应用农业、生物、化学等防治措施。
  2、主推技术
  (1)生态控害技术
  推广抗病虫品种;平衡施肥,适时排灌,全程化控,实施健身栽培,增强棉株自身抗性;加强田管,勤除草、整枝打杈、人工摘卵捉虫,减少虫源;保护和利用天敌。
  (2)科学用药技术
  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交替轮换使用不同作用机理药剂。
  (3)苗期、蕾花期、花铃期阶段性总体防治技术。
  3、具体技术措施
  (1)棉叶螨
  有螨株率低于15%时挑治,超过15%普治。防治药剂为哒螨灵、阿维菌素、克螨特类杀螨剂及其复配剂。
  (2)棉蚜
  防治的重点是伏蚜。7、8月份百株上、中、下三个叶片蚜量10000头或者中、下部叶片显出发亮的小密点,要进行防治,药剂可选用吡虫啉类或啶虫脒等。
  (3)棉铃虫
  ①生物防治。小麦、油菜收获后迟灭茬、留高茬,推迟作物离田时间,使天敌充分向棉株转移。沿江棉区棉蚜防治推迟到7月以后施药,以害养益,以益控害。
  ②化学防治。防治指标:Bt棉,二代百株低龄幼虫15-20头,三代百株低龄幼虫10-15头,四、五代百株低龄幼虫10头;非Bt棉,二代百株低龄幼虫10-15头,三代百株低龄幼虫5-10头,四、五代百株低龄幼虫10头。防治适期:Bt棉在低龄幼虫高峰期防治,非Bt棉在卵孵高峰期防治,施药时间以下午4点以后为宜。用药种类:二代选用核型多角体病毒或速效、低残留的农药品种(如灭多威)。三代选用拟除虫菊酯类单剂或硫丹、辛硫磷、丙溴磷。四、五代选用有机磷、氨基甲酸酯类、拟除虫菊酯类单剂或混配制剂轮换使用。转Bt棉田禁止使用Bt制剂,拟除虫菊酯类农药仅在3、4代棉铃虫发生期间使用1-2次。
  (4)枯萎病
  合理轮作,减少土壤中的病原菌积累,降低发病率。选择无病土制钵育苗,培育无病壮苗。苗床使用恶霉灵或福美双、敌克松消毒。生长期间田间初见病株时用黄腐酸盐、冠菌清、移栽灵、棉花枯萎净等灌根或喷雾,抑制病害发生。
  (5)总体防治技术
  苗期:重点防治枯萎病和苗病、小地老虎等。一是做好苗床土消毒,一叶一心期视天气和病情喷施杀菌剂;二是移栽前视虫情喷施杀虫;田间初见地老虎危害状时,及时喷施杀虫剂。
  花铃期:重点防治棉叶螨、棉蚜和棉铃虫,8月中下旬注意防治铃病。根据田间发生量确定主治对象,合理混配农药,治“主”兼“次”,达到“一治多效”。
  (四)油菜菌核病
  1、防治策略
  以预测预报为前提,农业防治为基础,适时药控为关键,全面推广综合防治技术。
  2、主推技术
  油菜菌核病花期适时药控技术。
  3、具体技术措施
  (1)加强农业防治。加强田间管理,油菜起苔前要清好畦沟、中沟、围沟,做到沟沟相通,明水能排,暗水能滤,雨停沟干,以便及时排除田间渍水,降低田间湿度,提高油菜根系活力,增强植株抗逆性。
  (2)规范施药技术。切实把好药剂防治“三关”,即防治适期关、防治次数关和对路药剂关。一般发生年份,在油菜盛花期(一次分枝开花枝率100%、二次分枝开花枝率30%左右时)进行防治;对于易感品种或在偏重发生年份,要在油菜盛花初期(主茎开花株率达95-100%、一次分枝开花枝率20-30%),开始第一次用药防治,盛花期(一次分枝开花枝率100%、二次分枝开花枝率30%左右时)进行第二次防治。过早用药或施药次数不足对最终病情控制效果都不理想。防治药剂可用40%菌核净可湿粉100克或50%菌核·福可湿粉100克或50%腐霉利可湿粉75克或25%保鲜克,机动喷雾器兑水30千克,手动喷雾器兑水60千克均匀喷雾。
  (五)花生蛴螬
  以农业防治为基础,以药剂防治为重点。提倡轮作换茬,特别是水旱轮作。科学浇水施肥,适当控N,增施P、K,做到N、P、K合理施用,适时喷施多效唑和磷酸二氢钾,促使花生健壮生长,以提高花生抗病虫能力。防治幼虫用土壤药剂处理,每亩可用35%辛硫磷胶囊剂200克拌种,或10%毒死蜱颗粒剂1500克或10%吡虫啉粉剂30克拌细土20公斤,均匀撒施于犁后地面然后耘耙或随犁撒施于犁沟中;扎针期每亩可用48%乐斯本乳油200毫升大水量泼浇。
  技术依托单位:合肥市植保植检站
  电话:0551-5560344
 
 
 
免责声明
相关阅读
  合肥律师推荐  
苏义飞律师
专长:刑事辩护、取保候审
电话:(微信) 15855187095
地址:合肥庐阳区东怡金融广场B座37楼
  最新文章  
  人气排名  
诉讼费用 | 诚聘英才 | 法律声明 | 投诉建议 | 关于我们
地址:合肥庐阳区东怡金融广场金亚太律所 电话:15855187095 QQ:314409254
信箱:314409254@qq.com 皖ICP备120017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