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律师查询 法规查询    合肥律师招聘    关于我们  
合肥律师门户网
刑事辩护 交通事故 离婚纠纷 债权债务 遗产继承 劳动工伤 医疗事故 房产纠纷
知识产权 公司股权 经济合同 建设工程 征地拆迁 行政诉讼 刑民交叉 法律顾问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法规查询 » 地方法规规章 » 正文
(2007年)合肥市财政局关于印发《2007年合肥市农业财政工作要点》的通知
来源: www.055110.com   日期:2015-11-18   阅读:
【发布部门】 合肥市财政局 【发文字号】 合财农函[2007]5号
【发布日期】 2007.02.08 【实施日期】 2007.02.08
【时效性】 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 地方规范性文件
【法规类别】 财政综合规定

合肥市财政局关于印发《2007年合肥市农业财政工作要点》的通知
(合财农函[2007]5号)

各县(区)财政局、市直农口各部门:
  现将《2007年合肥市农业财政工作要点》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二○○七年二月八日

  2007年合肥市农业财政工作要点

  2007年农业财政工作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战略部署,坚持以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为统领,以促进生产发展为目标,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加大统筹力度,积极创新财政支农方式,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和示范作用,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和县域经济跨越式发展。概括起来就是:围绕一个中心,做好两项基础工作,抓好五项重点,实现三个突破。

  一个中心:围绕有效整合支农资金支持新农村建设这个中心开展工作。

  实现支农资金有效整合是贯穿今年农业财政工作的一条主线。资金整合的指导思想是:紧扣全市“大发展、大建设、大环境”的主题,以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镇建设为突破口,以农业农村发展规划为依据,以主导产业、优势区域和重点项目为平台,以切实提高支农资金使用整体效益为目的,通过建立政府领导、部门配合的协调机制,整合各部门、各渠道安排的支农资金,逐步形成支农资金项目科学、安排规范、使用高效、运行安全的使用管理机制。2007年将原分散安排在市直各相关部门的涉农资金进行整合,集中设立合肥市支持农村社会经济发展专项资金。第一,市级从源头上进行控制,从市级预算资金的安排、项目的立项、资金的拨付上进行把关,杜绝项目重复安排、资金交叉使用、资金投入分散使用现象。县区制定支农资金整合方案,做好新农村建设的规划,通过打造项目或产业平台,重点集中投入,形成市县联动、上下一盘棋。第二,建立财政支农资金统筹安排使用工作协调机制,制定《财政支持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专项资金使用办法》。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优势互补、各记其功、形成合力”的原则,在新农村建设规划的统一指导下,有效清理、整合支农资金,发挥资金的积聚优势,形成协调配合、良性互动的工作机制。第三,通过集中建设资金、集中建设区域、集中建设项目来实现资金整合,最大限度地发挥支农资金的整体效益。在资金预算安排上,打破原有各部门“基数增长”的安排模式,按照“存量调整、增量倾斜”的原则进行整合。对农口各部门项目支出“有保有压”,整合资金重点投入到农业产业化、无公害设施栽培以奖代补、新农村示范村镇建设、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建设等项目。

  二项基础工作:加强支农资金管理,建立有效的支农资金监督管理体系;开展支农政策调研,加大财政支农工作宣传力度。

  1、切实提高支农资金使用效益,强化财政支出绩效监督,确保资金使用安全。从制度建设为突破口,对尚不健全的资金管理制度进一步加以完善。大力推行财政支农项目绩效评价和责任追究制度,建立科学、规范的政府公共支出绩效考评制度体系,健全财政支农资金运行监督约束机制,强化部门支出责任,规范财政支农项目管理,确保财政支农资金安全、合理、有效使用,提高财政支农决策民主化、科学化水平。加强农业财政基础信息工作,做好新农村建设中财政支持“三农”支出数据统计、汇编工作,提高数据分析质量,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

  2、大力开展以支持社会新农村建设为核心的农业财政工作政策调研活动。围绕如何创新财政支农工作新机制、如何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如何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如何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如何完善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等开展积极的调研活动。各县区要把加大财政支农工作宣传力度作为重点工作来抓,要对财政支农工作主要做法、经验和成效进行总结宣传。充分发挥合肥市农村财政研究学会的功能作用,继续开展优秀调研论文评选活动,创办农研会会刊,加大对财政支农工作的宣传力度,为新农村建设工作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五项重点:有效整合支农资金,设立农业产业化专项资金,出台农业产业化扶持办法;强力推进新农村“十镇百村”示范工程,规范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管理程序;加大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扶持力度;支持培育新型农民,抓好“阳光工程”;实施非均衡发展战略,着力提升无公害蔬菜产业。

  1、建立农业产业化发展专项资金,出台农业产业化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进程,是呼应“工业立市”战略,实现新农村建设的“生产发展”的目标任务,促进农民增收和县域经济突破的主要途径。2007年,通过整合支农专项资金,抓住重点环节,集中力量办大事,支农专项的增量资金不再分散安排到各部门,同时对原来分散在农委、林业、畜牧水产等部门预算中的支农专项资金存量进行适当调整、合并,统一设立农业产业化发展专项资金。资金实行预算单列,重点用于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加快发展和重大招商引资项目政策兑现,着力培育一批竞争力强、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和企业集群示范基地。农业产业化发展专项资金按照“预算单列、板块操作、专户管理、滚存使用”的原则进行管理。出台《合肥市农业产业化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试行)》,对扶持对象和范围、扶持内容和方式及资金管理等方面做出规定。资金扶持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重大招商引资项目政策兑现和鼓励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固定资产投资。二是农产品基地建设。三是农产品品牌及流通工程建设。四是实行固定资产投资及技术改造项目贷款贴息。

  2、强力推进新农村“十镇百村”示范工程,设立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规范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管理程序。为贯彻落实市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会议纪要精神,切实推进我市新农村建设, 2007年继续安排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主要用于对我市新农村建设示范村、镇的引导性、示范性投入以及对新农村建设工作的考核和奖励。重点支持试点村镇的基础设施建设,包括改水、改厕、环境治理、村庄区间道路建设、培育当地有特色的主导产业以及加快农业结构调整等。为管好、用好该项资金,市财政将出台《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对各部门应承担职责、项目申报、资金拨付程序、资金监督管理等提出严格的规范要求。资金的使用将坚持规划引导、资源整合为原则,充分发挥财政对资金的监督职能,加强监管,积极协调解决项目实施过程中的矛盾和问题。力争用三到五年的时间,打造出一批各具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村镇,通过示范引导,全面推进我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财政支农资金和项目安排重点尽可能向“百村十镇”示范工程倾斜,支持示范村镇达到“产业发展形成新格局,农民生活实现新提高,乡风民俗倡导新风尚,乡村面貌呈现新变化,乡村治理健全新机制”。

  3、强力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建设。按照“加快发展、提升水平、注重规范”的要求,重点扶持一批市级示范性农民专业协会、农民专业合作社以及新农村建设示范村镇农民新办和自办的合作经济组织。围绕区域性农业主导产业和优势农产品龙头企业发展和产业链延伸,引导其不断发展壮大,带动农民实现规模化、产业化、标准化、品牌化经营,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突出抓好典型示范,有重点地创建一批带动力强的市级示范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同时扶持一批有着良好发展前景刚刚起步的中小合作经济组织,引导其边发展、边规范,以发展促规范。结合全市新农村建设“十镇百村”示范工程建设推进“一村一品”、“一乡一业”,培育一批乡、村农民新办和自办的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壮大。重点支持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鼓励各种条件成熟的农民专业协会向产权明晰、运作规范、内部管理制度健全、利益联结机制紧密的实体性专业合作社转变,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向更高层次发展。

  4、支持培育新型农民,促进“阳光工程”实现真正的“阳光”操作。支持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是当前及今后一定时期财政支农的一项重点工作。通过实施阳光工程,帮助外出务工人员掌握职业技术,有效提高农村劳动者的素质,增强外出就业、稳定就业的能力,真正把农村富余劳动力有序转移出去。建立健全市、县(区)、乡镇三级劳务输出管理机制。多方开拓劳务市场,进一步整合城乡各类劳动力培训资源,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地开展引导性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加大新型农民科技技能培训力度,提高农业生产经营者素质。继续组织蔬菜种植大户和技术能手赴山东寿光参加蔬菜种植技术培训,并为全市无公害蔬菜生产重点乡镇外聘技术人员给予经费补助,同时组织全市第三批部分选派到村任职干部赴山东寿光学习,确实提升我市蔬菜瓜果种植水平。

  5、实施非均衡发展战略,着力提升无公害蔬菜产业。2007年,市财政继续实施无公害设施栽培以奖代补政策,重点支持优势区域发展,按“非均衡发展战略”要求,培育1-2个重点示范乡镇。在已初步形成的设施栽培区域化布局基础上,结合新农村示范乡镇、村建设,以市场为导向,重点建设20个特色新、规模大、档次高的标准化生产乡镇。按照“基地+龙头企业” 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因地制宜发展露地菜生产,逐步形成一乡一品、一村一品或多乡一业的优势区域化生产新格局,使蔬菜业发展成为我市现代化农业的支柱产业。

  三个突破:探索农业保险财政支持政策、研究发展现代农业财政支持政策、创新扶贫机制上取得突破。

  1、积极探索农业保险财政支持政策。农业保险是市场经济国家扶持农业发展的通行做法,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迫切需要农业保险的支持和保护。当前,发展农业保险有三大有利条件:农业结构稳步调整,农村经济稳步发展,农民收入稳步增加,对农业保险提出了新要求,农业保险的市场发展潜力很大;广大农民的保险意识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农民希望通过农业保险来防范化解农业生产的风险;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对农业保险都非常关心和支持。2007年,积极探索有关农业保险财政支持政策问题,采取“政府扶持、市场运作”方式,加快建立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选择部分产品和部分县区率先试点,对参加种养业保险的农户给予一定的保费补贴,或通过龙头企业资助农户参加农业保险。重点支持我市主导和特色农业包括畜禽养殖业、设施栽培瓜果菜生产、苗木花卉业等产业,逐步建立农业保险制度。积极支持探索建立多种形式的农业保险制度,形成政府、社会、企业和农民多方参与的自然风险共同抵御机制。

  2、积极研究财政支持现代农业发展政策,争取在以下方面有所突破:一是大力支持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粮食等农产品综合生产能力,研究新农村小型农田水利建设财政支持政策建议。二是研究支持农业科技推广,提高农业科技含量,提高农业科技创新和转化能力。三是继续支持农业产业化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提升产业发展层次,加强农村现代流通体系建设。四是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积极推进农业结构调整。五是支持加快发展循环农业。

  3、创新扶贫工作机制,扩大村民生产发展互助资金试点范围。按照“民有、民管、民用,周转使用,滚动发展”的原则,在2006年开展农民互助脱贫基金试点工作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我市村民生产发展互助资金实施工作,规范运作方式。2007年抓好互助资金的固点扩面,三县不强求一个模式,鼓励大胆创新,只要对试点工作有利、对农民发展生产有利就可以支持。选择一批产业发展有基础、有特色的村进行重点扶持,帮助农户发展经济、促进共同发展,逐步形成“一村一品、多村一品”的产业格局。
 
 
 
免责声明
相关阅读
  合肥律师推荐  
苏义飞律师
专长:刑事辩护、取保候审
电话:(微信) 15855187095
地址:合肥庐阳区东怡金融广场B座37楼
  最新文章  
  人气排名  
诉讼费用 | 诚聘英才 | 法律声明 | 投诉建议 | 关于我们
地址:合肥庐阳区东怡金融广场金亚太律所 电话:15855187095 QQ:314409254
信箱:314409254@qq.com 皖ICP备120017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