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律师查询 法规查询    合肥律师招聘    关于我们  
合肥律师门户网
刑事辩护 交通事故 离婚纠纷 债权债务 遗产继承 劳动工伤 医疗事故 房产纠纷
知识产权 公司股权 经济合同 建设工程 征地拆迁 行政诉讼 刑民交叉 法律顾问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法规查询 » 地方法规规章 » 正文
(2015年)安徽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印发《全省住房城乡建设系统2015年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要点》的通知
来源: www.055110.com   日期:2016-07-10   阅读:
【发布部门】 安徽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发文字号】 建会[2015]32号
【发布日期】 2015.02.04 【实施日期】 2015.02.04
【时效性】 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 地方规范性文件
【法规类别】 精神文明建设

安徽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印发《全省住房城乡建设系统2015年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要点》的通知
(建会〔2015〕32号)

各市住房城乡建设委(城乡建设委),规划局,房地产管理局,市容(城管)局,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重点工程局,招投标管理局,合肥市林业和园林局,铜陵市水务局,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管委会,广德和宿松县住房城乡建设委,厅机关各处室局、直属各单位,各社团:
按照省文明委部署和全省住房城乡建设工作会议精神,我厅制定了《全省住房城乡建设系统2015年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要点》,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贯彻实施。
2015年2月4日

2015年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要点

2015年全省住房城乡建设系统精神文明建设主要任务是:以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为根本,以行业文化建设为引领,以传播正能量、展示新形象为目标,加强职业道德建设,推动政风行风转变,扎实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改善人居环境,增强城市功能,焕新农村面貌,提升文明程度,让创建成果更多惠及广大人民群众,为住房城乡建设事业改革和发展提供坚实道德支撑和强大精神动力。

一、弘扬核心价值,突出道德建设

1.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统一,大力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定理想信念,强化理论武装,强调当代社会价值取向,引导干部职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道德品质和培育理想人格,形成道德自觉、道德养成、道德实践的良好习惯。注重提高“讲文明、树新风”宣传质量和影响,继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弘扬民族精神。注重为人民服务思想,坚持学雷锋活动长效化,在系统内开展学雷锋示范点和道德模范评选活动,设立好人榜,积极推荐“安徽好人”,注重“道德讲堂”常态化,适时召开道德讲堂现场交流会,年内本系统内国家和省级文明单位要全部建起“道德讲堂”,继续开展文明单位大展台活动。

2.突出文明行为引导,培育行业文明新风。举办传统文化教育、经典名著诵读、传播道德名篇名句,用经典文化、职业道德、家庭伦理培育遵德守礼风尚。重点在各级机关和企业事业单位,把干部职工的道德修养同国家、社会、集体荣誉联系起来,突出道德修养主旋律,注重品行修练,陶冶精神情操,积极开展文明交通、文明旅游、文明餐桌行动,开展廉政文化建设,引导广大建设者把思想和行动积极投身于建设美好安徽的实践中来。

二、营造舆论环境,推动诚信建设

3.推动征信系统建设。加快工程建设监管和信用平台建设,完善企业信用评价体系和信用评价机制,促进建筑市场各方主体公平竞争、守法经营、诚信守约,建立信用监督和失信惩戒机制,提高行业公信力和信誉度。结合工程质量治理两年行动,加强工质量和安全生产监管,建立“红黑榜”发布制度,定期发布信用企业名录,公开企业环境信用评价,抓好信用等级评标评优等项工作。

4.营造诚信舆论环境。宣传诚信价值理念,将诚信教育作为职业教育培训重要内容,引导从业人员树立诚信为本、操守为重意识,融入行业规范和企业精神。举办诚信建设主题演讲比赛,签署“构建诚信”倡议书,开展“诚信建设宣传月”活动,营造诚信社会氛围。建立建筑行业社会征信体系网络查询平台,依托市、县及各类专业网站,依法查处建筑市场和房地产市场虚假广告、合同违约、违法分包等现象,规范市场秩序,构建奖励诚信、约束失信工作机制,坚持依法依规惩戒失信行为。

三、丰富创建载体,倡导文明风尚

5.开展志愿服务行动。大力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组织建口单位上街头、下企业、进学校、入社区,开展政策咨询、技术指导、维修服务、抢险突击、文明劝导等形式多样的便民服务活动,还可以开展义务家教、义务植树、关爱老人等延伸服务,实现志愿者、服务对象、活动项目有效衔接。推动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常态化,健全志愿服务领导机制,充分发挥党团组织带头作用,根据个人意愿、年龄、特长建立志愿者档案,建立社区注册、培训、服务记录等制度,协调有关部门、社会各方面形成工作合力。培育志愿服务文化,开办志愿服务专题专栏,树立好人好报的价值导向,结合行业特点开展专业服务、社会实践服务,促进社会公益事业发展。

6.突出为民服务主题。深化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重点在关系群众生产生活的城乡规划、勘察设计、建筑市场、房地产市场、工程质量与安全、住房公积金、公用事业和风景名胜等行业,践行“三严三实”,落实改进作风各项制度,推进职能转变,抓好行政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的编制和公布工作,推进重点领域的信息公开,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完善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扎实开展建设稽查执法工作,查办违法违规案件,营造公正执法、文明执法环境。

7.培育节俭养德风尚。提高土地资源集约利用,基础设施共享利用和能源梯级利用,在公用事业、市容环卫、物业管理等行业,开展节水、节气、节材、节能宣传,提倡文明用餐、绿色照明、红色旅游,加快城市绿道建设,降低养护成本,推广垃圾分类和回收利用,精简会议和文件,简化公务接待、公费出国费用,推进公车改革,降低行政成本,倡导低碳消费理念和健康文明生活方式,形成节俭节约良好习惯和文明风尚。

四、创新建设理念,增强城市功能

8.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增强综合承载能力,新建和改造城镇污水配套管网1500公里,新增、改造城市绿地面积8000万平方米,建成绿道1000公里,新增城市餐厨垃圾处理能力600吨/日,改造50%以上的县城旱厕,以建筑产业现代化方式建造的建筑面积达到500万平方米,创建建筑产业现代化综合试点城市。推广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引入社会资本参与县城道路建设、污水和垃圾处理、园林绿化和水环境整治,开展废气、扬尘等专项治理,不断改善人居环境。

9.转变城市建设理念。开展“海绵城市”建设项目试点,加快中水回用和雨水收集利用设施建设。提倡绿色低碳出行,加强城市步行和自行车交通系统建设。深化园林绿化提升行动,加强城市生态片林、湿地保护和利用。全面完成地下管线普查,逐步建立地下管网数字档案及信息管理系统,推进雨污分流等地下管网升级改造,开展城市综合管廊建设试点。完善市政道路和园林管护标准,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发展管护市场,推进市政公用行业“建管分开、管办分离”。开展以市场化方式投资运营生活垃圾、建筑垃圾收运和资源化利用的试点。

10.提升服务管理水平。抓好平安工地、和谐小区、绿色城区、文明景区、园林城市和数字城市创建。推动县城规划建设管理“六项行动”,促进县城“三治三增三提升”,健全落实县城文明创建长效机制,认真梳理创建文明城市工作中的薄弱环节,有序推进环境治理、绿化美化、增量提质等升级改造工作,突出抓好背街小巷、城市出入口、城乡结合部等难点部位的整治,推行网格化、数字化管理。继续落实城市供水、燃气等市政公用行业服务质量提升行动计划,保障城市供应和居民生活。

五、健全保障机制,治理农村环境

11.推动农村垃圾治理。认真贯彻省政府《关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实施意见》,推进生活垃圾治理由乡镇建成区向村庄延伸,全面开展村庄道路、房前屋后、沟塘河渠等重点区域生活垃圾治理。编制和完善设施建设规划,采用运行成本低、简单适用技术就地分散处理,推进重点镇和美好乡村中心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力争年内50%的村庄建立较完善的生活垃圾保洁机制。

12.完善治理保障机制。通过三年治理专项行动,建立健全全省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运输和处理系统,实现所有乡镇、村庄生活垃圾收运设施全覆盖,建立健全农村生活垃圾管理和农村保洁服务组织,落实长效管理制度,实施传统村落项目保护和传承规划,促进新农村建设朝向“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迈进。

六、繁荣行业文化,打造“徽匠”品牌

13.加强学习型组织建设。积极参与“美好安徽,圆梦中国”主题教育,举办读书阅览、文体活动、经典诵读、文化展示等活动,搭建文化活动载体和平台,发挥精神文化产品育人化人重要功能,提升干部职工科学文化素质,丰富干部职工的精神文化生活。探索建筑业农民工业余学校、职工书屋和职工之家建设,鼓励干部职工参与各类丰富多彩的建筑艺术创作。

14.丰富“我们的节日”。结合春节、端午、七一、中秋、国庆等传统节日,继承中华民族优良传统,举办党史讲座、知识竞赛、技能比赛、诗会歌会、先进事迹报告会等活动,开展全民健身活动,营造快乐工作、幸福生活、文明和谐、健康向上的节日氛围。

15.打造“徽匠”文化品牌。继续开展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劳动竞赛,举办全省第九届“徽匠”建筑技能比赛,完善激励机制,提高竞赛效果,推动竞赛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营造尊重劳动、崇尚先进良好氛围。

16.塑造城市特色。坚持以人为本,创新设计理念,突出时代气息,尊重地域环境、资源条件、人文历史和风土人情,注重传统建筑文化、园林山水、城市景观与现代建筑艺术结合,促进建设理念、建筑风格、建筑形态、城市风貌与人和自然的和谐发展,在徽派建筑、城市雕塑、建筑装饰、公益广告等方面,推出一批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较强的建筑设计艺术精品,增强广大建设者热爱祖国、建设家乡的责任感和自豪感,展示建设成果,展现全系统精神文化素养和优秀徽风皖韵特质。

七、宣传先进典型,传播职业文明

17.制订劳模培养计划。善于总结发现具有行业代表性的先进典型,发挥先进典型示范作用。深化“工人先锋号”、“青年文明号”、“巾帼文明岗”、“五好文明家庭”和“道德模范”等系列创建活动,通过先进事迹巡回报告会、媒体、网络、版报等形式宣传行业好人。创新思想政治工作,发挥各级工、青、妇组织和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作用,探索新时期特点和规律,改进调研作风,创新工作方法,培育和发掘一批勇于创新、乐于奉献的先进典型,组织新一届全国和省级文明单位评选推荐。

18.加强媒体网络宣传。大力宣传劳动模范的感人事迹和崇高精神,提高精神文明创建的知晓率、参与率和支持率,深化文明城市创建内涵,提升市民文明素质,利用临街绿地、公园广场、风景名胜区等开设文明宣传活动,开展城市户外广告整治,在商招店牌、建筑围挡、大型T牌、电子屏幕加大宣传力度,开辟文明创建专题、专栏,采用平面媒体、门户网站、服务热线、手机短信等宣传工具,扩大覆盖,提升效果。及时发布创建动态和活动信息,反映工作进展和典型经验,积极为各级文明网提供优质稿件。加强对网络文明传播志愿者的培训管理,把握宣传主题,引导网上舆论,保证宣传效果,营造良好的精神文明创建氛围。 
 
 
 
免责声明
相关阅读
  合肥律师推荐  
苏义飞律师
专长:刑事辩护、取保候审
电话:(微信) 15855187095
地址:合肥庐阳区东怡金融广场B座37楼
  最新文章  
  人气排名  
诉讼费用 | 诚聘英才 | 法律声明 | 投诉建议 | 关于我们
地址:合肥庐阳区东怡金融广场金亚太律所 电话:15855187095 QQ:314409254
信箱:314409254@qq.com 皖ICP备120017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