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部门】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安徽监管局 【发文字号】 皖银监办发[2014]87号
【发布日期】 2014.05.04 【实施日期】 2014.05.04
【时效性】 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 地方规范性文件
【法规类别】 金融机构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安徽监管局办公室关于加快推进农村商业银行机制转换和发展转型的通知
(皖银监办发〔2014〕87号)
各银监分局,安徽省联社:
近年来,我省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股份制改造取得了较大的成绩,农村商业银行数量居全国前列,历史包袱有效化解,监管指标持续向好。但我省大部分农村商业银行在公司治理、经营方式、风险管控、激励约束、服务意识等方面与所要求的还存在较大差距。当前正处国内经济转型时期,各农村商业银行要立足自身发展、统筹规划,增强内生动力,把重点转向完善公司法人治理和加快经营机制转换上来,破解制约发展的羁绊和难题。
一、完善公司治理,激发自主活力
(一)健全组织架构,及时更新完善公司章程。各农村商业银行要进一步完善“三会一层”治理结构和制衡有效、激励相容治理机制,要在董事会下设立“三农”金融委员会,进一步规范并充分发挥董事会下设的各专业委员会及独立董事的工作职责和作用。要根据银监会《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指引》、《商业银行董事履职评价办法》、《商业银行监事会工作指引》等要求,构建决策、执行和监督相互分离、相互制衡的治理制衡机制及治理运行机制,并及时修改完善公司章程报监管部门。
(二)明晰市场定位,确定中长期发展战略。各农村商业银行要聚焦“三农”定战略,坚持“草根”筑特色,秉承“普惠”求共赢。要围绕“做优、做精、做专”发展目标,明确服务“三农”、服务小微企业的市场定位,形成比较优势和领先优势,走区别于其他类型银行的差异化特色化发展道路。要主动顺应地方经济转型升级和城镇化进程步伐,制定清晰明确的发展战略和中长期发展规划,立足现状、着眼长远,走内生驱动、创新发展的道路。要加快推进资产结构、负债结构、客户结构、网点结构和收入结构全方位优化调整,切实增强服务能力,提升管理能力和金融创新活力,实现自身科学升级和转型发展。
(三)强化风险管理,建立有效内部控制体系。各农村商业银行要树立防患于未然的风险意识,突出风险预警和快速反应机制,建立健全涵盖各项业务、各个岗位的管理制度和业务操作流程,完善内部控制机制和风险管理体制,有效识别、计量、监测和控制各类风险。要加强关联交易管理,制定并完善关联交易的具体审批制度,严格遵守关联交易各项规定,规范关联交易行为,控制关联交易风险。各农村商业银行要对全行风险状况进行定期评估,提出完善银行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的意见,于每个会计年度结束后4个月内向监管部门报送整体风险状况评估报告及上年度关联交易情况报告。
(四)加强监督约束,畅通各类信息沟通渠道。各农村商业银行要建立健全对董、监事和高管人员的任职管理、履职评价及问责制度,对照《农村中小金融机构行政许可事项实施办法》(银监会令2014年第4号),对上述人员任职资格和任职要求进行持续监督,明确、细化履职评价标准和问责情形,确定相应的辞职、解聘等处理机制。要进一步修订规范各类议事规则,建立清晰的汇报路线、信息沟通机制以及重大事项报告制度,畅通各部门之间的横向信息传递以及“三会一层”之间的纵向信息传递,确保董事会、监事会及高管层及时、准确、完整地获取银行经营和风险状况信息,提升履职效率。要建立健全信息披露制度和定期外部审计制度,并在每个会计年度结束后的4个月内,将经法定代表人签名确认的本行年度报告和审计报告报送监管部门备案。
二、优化股权结构,规范股权管理
(一)调整股权结构,提高民营资本占比。各农村商业银行要在保护中小股东合法权益的前提下,引导股权向法人股集中,打造多元化、本土化的股权结构。优先引入当地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村种养大户投资入股。同时,积极支持认同服务“三农”战略、追求长期投资价值的本地民营资本投资入股。逐步形成以法人股东为主体、具有一定数量主业突出、治理良好、利益独立的主要股东的股权结构。既要防止内部人控制,也要防止大股东控制,真正体现股份制和商业化经营的优越性。
(二)规范股东行为,加强股权管理。各农村商业银行要建立健全股东管理档案,细化股东资格实质性审查,股东特别是主要股东应以书面形式作出资本补充的长期承诺,确保银行稳健运行。要修订完善股权管理办法,明确股权登记、转让、质押及其他变更事宜各环节的操作管理流程、报告程序,确保股权结构清晰真实和股权变更依法、合规、有效,并于每年6月末、12月末将本行股东持股及变化情况报告监管部门。
三、推进流程银行建设,构建全面风险管理体系
(一)建立灵活高效组织架构,建设科学运行机制。各农村商业银行应根据自身特点,灵活采取不同的业务组织架构。重建的组织架构应有利于实行农村金融业务条线管理,建立快捷的决策和反应系统,提高总部的业务指导和决策支持能力,强化分支机构的营销和服务功能,形成“反应灵敏、目标明确、面向市场、面向客户”的业务前台;“防控靠前、监督有力、预警有效、反馈及时”的防控中台;“评价到位、整改全面、问责严格、执行有力”的管理后台。2014年,要推进理财、同业业务改革,对于理财业务,重点建立单独的机构组织体系和业务管理体系,实现在机构、运营上与存贷款业务彻底分离;对于同业业务,应重点进行专营部门制改革,两项改革方案要及时报送监管部门。
(二)优化再造业务流程,提升客户满意度。各农村商业银行应在充分了解客户、识别客户需求基础上,根据高风险长流程、低风险短流程的原则,建立差异化、专业化的业务流程体系。要针对“三农”、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短、小、急、频”的特点和风险水平,设计实用、高效的差异化业务流程,搭建信贷评审绿色通道。要以完善业务流程为抓手,采取标杆对比、专家意见、流程图、标准操作规程等工作和方法,持续改善和优化业务流程,提高产品服务效率。
(三)推进风险管理架构转型,实施全面风险管理。各农村商业银行在转型升级的过程中,应始终坚持强化风险管理,建立与发展规划、资本实力、经营目标相适应的全过程、全方位的风险管理体系,实现从单一风险管理向全面风险管理转变,从分散风险管理向集中风险管理转变。要构建包括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等风险在内的,全程、量化和立体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完善风险预警系统,将风险关口前移,预警范围覆盖风险监管核心指标、信贷管理要求、客户风险三个层面,确保风险识别的及时性。打造高效的风险战略传导机制以及风险管理联动机制,形成统一的风险管理战略、制度和文化,有效地增强风险管控和风险抵御能力。
四、着力发展普惠金融,推动产品服务转型升级
(一)发展普惠金融,改善基础金融服务。各农村商业银行要扩大服务覆盖面,结合支农服务“三大工程”,深化乡镇基础金融服务全覆盖,提升服务广度深度,向行政村延伸基础金融服务,在具备网络通信条件的行政村部署开展基础金融服务“村村通”。要提升金融服务的公开和公平性,全面推广服务标准“四公开”,引入社会评议机制,加强社会监督。在实现自身商业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不断提高“三农”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覆盖面、渗透率和便利性。
(二)三大领域齐头并进,推动业务转型升级。一是全力做好传统信贷业务。发挥网点、人员、服务优势,加大对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和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小微企业、转型升级重点产业信贷投放,奠定信贷结构转型基础。二是大力发展电子银行业务。加大渠道建设,加快自助银行、电子机具向乡镇、行政村布放,为客户提供近距离、全天候的服务。逐步构建较完整的电子银行产品体系和实用高效、适应不同地域、覆盖全部自助银行设备及经营管理模式的业务制度体系,切实提高电子渠道增收能力和推进网点业务经营转型。三是加快发展中间业务。大力发展风险权重较低、资本占用较少、综合回报较高的中间业务,不断丰富新兴中间业务产品种类,使其与资产、负债业务共同成为银行发展的主要业务线,达到“以资产业务发展带动负债业务发展”的良性循环。
(三)建立产品服务创新机制,紧贴实体经济发展需求。各农村商业银行要主动顺应利率市场化和融资脱媒化的挑战,改变业务结构和盈利模式较为单一的现状。要建立产品服务创新机制,按照市场化原则,制定科学有效的市场渗透和拓展战略,为客户打造量身定制的产品服务。要以富民惠农为导向,深入做好本地化、特色化的金融创新,加快微贷技术在农村地区的应用,推广产业链金融模式,加大对地方优势农产品、支柱产业和特色农业的信贷支持。要慎重稳妥地开展“三权”抵押贷款试点,紧密跟踪试点工作部署,协助地方政府开展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及时总结“三权”抵押业务经验,并适当固化为相关贷款制度。要顺应新型城镇化发展趋势,积极发掘农业转移人口的金融需求,有针对性的做好金融服务。
五、加快推动机制转换,建立现代农村金融企业制度
(一)推动落实资本新规,强化资本约束功能。各农村商业银行要充分认识资本新规对促进银行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意义,强化资本管理,建立资本监测、约束和补充机制。要坚持资本约束优先原则,强化资本对业务发展的约束和引导功能,确保资本占补平衡、留有余地。要完善资本补充机制,一方面,通过不断盈利、留存收益增强内生性资本补充能力;另一方面,不断提高股东主动补充资本的意识和能力,努力形成资本的有效补充渠道,实现业务发展与资本支撑的统一协调。要坚持审慎性原则,充分考虑未来经营环境的复杂性,合理预测资产扩张速度等,将资本约束转化为确保稳健经营的发展战略和政策流程。要制定至少包括资本充足率目标水平、资产扩张计划、资产结构调整方案、盈利能力规划、资本补充方案等在内的中长期资本规划,并于每年6月底前对资本规划实施情况进行后评估并报监管部门。
(二)优化绩效考核评价体系,合理平衡风险和收益。各农村商业银行应制定科学合理、与长期稳健可持续发展相适应的薪酬制度体系和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切实将高级管理层的个人利益与银行中长期发展目标有机统一起来,从激励与约束相结合、业务发展与风险防控相结合、效率与公平相结合、短期利益与长期目标相结合等四个方面强化对高级管理层的激励约束。绩效考评要以发展战略和价值创造为导向,统筹兼顾速度与质量、收益与风险、商业目标和支农目标的要求。要突出和细化转型发展、风险合规两大类指标,加快建立以风险调整后资本回报率和经营增加值为基础的绩效考评体系。
(三)提高信息科技水平,搭建有力支撑平台。各农村商业银行要根据发展战略和业务发展需求,制定信息科技发展规划,加大信息科技投入,提高信息科技水平。要根据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建设要求,加快推进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确保能够实时监测风险指标和动态把握风险变化态势。要以信息技术为支撑,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改造和固化各个流程,全面落实内控要求和风险防控目标。同时,安徽省联社应在充分考虑农村商业银行个性化需求的基础上,科学规划信息科技建设,统一建设核心业务系统,合理界定与农村商业银行系统和数据的接口,为开发个性化的管理信息系统提供数据和技术支持。
(四)优化人员结构素质,建立职业发展规划。各农村商业银行要构建以人为本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加大人才培养、选拔力度,不断提高人力资源配置水平。要着力突出领导班子队伍建设,积极推进选人、用人、留人机制改革。要制定各岗位员工职业发展规划,支持员工内部跨部门交流和发展,不断提高员工忠诚度、积极性和工作效率。要根据自身管理特点,突出教育培训机制建设,强化培训规划、开发、组织与管理,加强培训需求调查与培训效果评估,持续提升培训针对性和实效性。
六、推进标杆行制度建设,引领差异化发展道路。
(一)发挥标杆行示范效应,明确改革方向和改进措施。属地银监分局要积极指导标杆银行加快转型发展,制定符合实际、适度前瞻的持续优化计划,自我加压、自我超越,形成良性循环。各银监分局要督促指导辖内农村商业银行紧盯标杆银行实践,深入推进内部改革,参照标杆银行完善公司治理、资源配置、绩效管理等,逐步向标杆银行靠拢。银监局将积极协调相关分局,探索建立交流平台,建立转型经验的集成探索和分享复制机制,共享良好做法和有效实践。
(二)实行差异化监督管理,引导特色专业发展道路。各银监分局要按照银监会以及银监局有关差异化监管的规定,依据资产规模、所处区域和监管评级,在发展战略、公司治理、风险管理、监管政策上实行分类管理。安徽省联社要在行业管理制度、行业管理措施的制定中充分体现分类管理与差别化安排要求,要研究制定实施行业差异化管理办法,分类明确管理的内容、方式、目标以及管理责任,引导农村商业银行走差异化、特色化和专业化的内涵式发展道路,并报银监局备案。
请各银监分局将此通知转发至辖内农村商业银行。
2014年5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