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律师查询 法规查询    合肥律师招聘    关于我们  
合肥律师门户网
刑事辩护 交通事故 离婚纠纷 债权债务 遗产继承 劳动工伤 医疗事故 房产纠纷
知识产权 公司股权 经济合同 建设工程 征地拆迁 行政诉讼 刑民交叉 法律顾问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刑事辩护 » 合肥刑事律师参考 » 正文
【第188号】购买并使用假币行为应以购买假币罪从重处罚
来源: 刑事审判参考   日期:2022-08-04   阅读:

《刑事审判参考》(2002年第4辑,总第27辑)

【第188号】张某1持有、使用假币案——购买并使用假币行为应以购买假币罪从重处罚

节选裁判说理部分,仅为个人学习、研究,如有侵权,立即删除:

二、主要问题

1.购买假币后持有、使用的,是以购买假币罪定罪从重处罚,还是数罪并罚?

2.购买假币后使用的,使用假币的数额如何认定?

3.共同使用假币但未参与购买假币的,如何具体适用罪名?

三、裁判理由

(一)购买假币后持有、使用的行为应以购买假币罪定罪,从重处罚本案中,检察院以被告人张某1犯持有、使用假币罪起诉,法院则在判决中变更为购买假币罪,这种定性上的分歧,关键在于能否认定被告人张某1供述他在由贵州到重庆的火车上购买假币的这一事实。法院经过对乙、丙陈述的庭审质证、认证,认为该事实可以认定。其中,丙述称,假币是张某1在从贵州到重庆的火车上买的。怎样买的,他不知道。乙述称,“2000年腊月的一天,张某1在他家里给我说去找一千元钱给他,他去购买假钱,与我一起带到重庆去买东西换真钱。赚到钱了,除还我本钱外,还从中提成给我。我答应后,直到今年2月13日,才借到700元钱拿给张某1。同月15日,我与张某1、丙从遵义乘火车到重庆甲处,张说明天就出去用假钱换取真钱。”丙、乙的供述虽然是间接证据,但是他俩说的与张某1的多次供述基本相符,能够相互印证。所以应该认定张某1多次供述他在由贵州到重庆的火车上购买假币的事实。

虽然购买、持有、使用假币三种行为可以互为独立,我国刑法也分别规定了独立的罪名(其中,持有、使用假币属于选择性罪名),但是该三种行为在客观上存在内在的联系,构成牵连关系。牵连关系一般区分为两种:一是原因、结果关系;二是手段、目的关系。在本案,购买与使用构成了手段与目的的关系,而持有既是购买的结果,又是使用的手段,分别与购买构成原因、结果关系,与使用构成手段、目的关系。其中,使用是其最终目的,通过使用把假钱换成真钱。对于这种为实施某种犯罪而其手段行为或者结果行为又触犯其他罪名的犯罪形态,在刑法理论上被称为牵连犯。对于牵连犯的处理方法,理论上主张采取从一重罪处断的原则,即按数罪中处罚较重的一个罪定罪,并在该罪的法定刑内从重处罚,不数罪并罚。结合我国的立法实际,一般认为,在刑法没有特别规定的情况下,对牵连犯应从一重罪从重处罚。我国刑法分则未对购买、持有、使用假币行为的处理作出专门规定,而从购买假币罪与持有、使用假币罪的法定刑来看,购买假币罪的处罚要重于持有、使用假币罪,故《解释》规定,“以购买假币罪定罪,从重处罚”。

(二)购买假币后使用的假币数额应当包括已经使用和准备使用的数额本案在审理过程中还牵涉到对《解释》第二条另一个问题的理解,即行为人购买假币后使用,是使用假币数额要达到“数额较大”,构成使用假币罪,才以购买假币罪定罪,从重处罚,还是购买假币数额达到“数额较大”,只要有使用行为,就定购买假币罪,从重处罚。据前述,本条解释实质是体现的牵连犯的处理原则,牵连犯的一个前提条件就是要求存在两个以上独立的犯罪行为,所以,使用假币达到“数额较大”方能适用本条解释。但这里做这样的区分只具有理论上的意义,实践中并不能这样理解和处理这类案件。因为购买和持有、使用是一个连贯的行为,购买并已使用的假币如属于同一宗假币,就表明购买是为了使用。只要购买的数额构成了购买假币罪,那么通常也就同时构成使用假币罪,即应当适用《解释》第二条的规定定罪量刑。也就是说,购买假币后使用的,不能将使用的“数额”仅仅理解为业已使用的假币数额,还应包括准备使用但因各种原因未使用出去的假币数额。

(三)关于共同犯罪问题,就本案来说,应根据各人的具体行为事实区别对待

1.乙与张某1构成购买假币罪的共同犯罪,应以购买假币罪定罪处罚。一方面,乙主观上具有共同购买假币的犯罪故意。因为,张某1在向乙要钱时已将购买假币并用假币换真钱一事告知于他,并且双方对以后赃款的分配达成了一致意见。另一方面,乙为张某1购买假币行为提供了客观上的帮助,尽管乙并未直接实施购买假币行为,但他在知晓张某1购买假币的情况下为其筹集资金,属于典型的帮助犯。

2.甲、丙不构成购买假币罪,但与乙、张某1共同构成持有、使用假币罪。鉴于张某1、乙因有购买假币行为而根据《解释》只作购买假币罪处理,故应按持有、使用假币罪对甲、丙定罪处罚。因为,现有的证据尚不能认定甲、丙参与实施了购买假币行为,但有充分的证据可以证明其四人共同实施了持有、使用假币行为。在此,需要特别加以说明的是,张某1、乙按购买假币罪定罪处罚,并不意味着他们两人不构成持有、使用假币罪,只是在具体处理上按一罪处理而已。所以,虽然张某1、乙按购买假币罪定罪处罚,但并不妨碍张某1、乙、甲、丙四人共同构成持有、使用假币罪,也正因此,在认定甲、丙是否构成持有、使用假币罪时,不应当仅看他们两人的行为,而是应以他们四人共同持有、使用假币的事实作为认定依据,并确定相应的罪责。


 
 
 
免责声明
相关阅读
  合肥律师推荐  
苏义飞律师
专长:刑事辩护、取保候审
电话:(微信)15855187095
地址:合肥庐阳区东怡金融广场B座37楼
  最新文章  
  人气排名  
诉讼费用 | 诚聘英才 | 法律声明 | 投诉建议 | 关于我们
地址:合肥庐阳区东怡金融广场金亚太律所 电话:15855187095 QQ:314409254
信箱:314409254@qq.com 皖ICP备120017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