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审判参考(2021.3 第127辑)
【第1405号】 雒某1、雒某2等故意伤害案-民间矛盾引发的案件如何适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
节选裁判说理部分,仅为个人学习、研究,如有侵权,立即删除
一、主要问题
对于民间矛盾引发的刑事案件,如何用好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及时化解社会矛盾, 促进社会和谐?
二、裁判理由
(一)对民间矛盾引发的刑事案件要适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做好矛盾化解工作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不仅着眼于案件繁简分流,优化司法资源配置,同时着眼于矛盾化解和社会关系的恢复。对于因民间矛盾引发尚未严重影响人民群众安全感的刑事案件,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自愿认罪、真诚悔罪的,办案机关要用足用好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及时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要依法维护被害人合法权益,注重听取被害人意见,积极促进当事双方就民事赔偿达成和解或者调解协议;被告人通过赔礼道歉、积极赔偿与被害方达成和解、调解协议获得被害方谅解的,程序可以从简实体一般应当从宽,全面落实宽严相济刑事政策。
(二)正确适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有力推动治理能力现代化认罪认罚从宽制度 的建立,大背景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刑事犯罪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新时代人 民群众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等方面有更高标准的要求。认罪认罚从 宽制度,通过程序从简和实体从宽处理,有利于促进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真诚悔 罪,减少与国家和被害人的对抗,降低国家追诉犯罪和改造罪犯的成本。认罪认 罚从宽制度,通过附民赔偿责任和刑事责任一体化解决,有利于被害人所受损失 及时得到赔偿,受伤害的感情及时得到慰藉。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全面落实,给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提供了获得被害人谅解的机会,有利于矛盾的化解和社会秩序的恢复。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是推进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举措,因此,要充分认识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多元价值,发挥好其应有功能。本案中,被告人双方因相邻权纠纷引发互殴,参与互殴的四人均受轻伤,两家四人均被提起公诉。 因为刑案的发生,两家矛盾一度不可调和甚至扬言要鱼死网破,成为影响村居和谐的“定时炸弹”。
青岛市即墨区人民法院受理案件后,没有简单下判,而是把化解双方矛盾作为办案的重点。办案法官经过阅卷明确案件矛盾的症结和根源,即十厘米房基的权属问题,先后三次到案发现场进行实地勘查,通过走访了解当地乡规民约,并到村委、土地所、经管中心调阅了地籍等原始档案,找到村干部、 双方长辈等关系人反复做工作,最终分清了权属。后在人民法院主持下,本案民事赔偿部分当事双方达成和解,相互谅解,并请求法院不再追究对方的刑事责任。 鉴于双方矛盾在庭前及时化解,人民法院主动启动认罪认罚从宽程序,组织控辩 双方庭前协商后被告人签字具结,对案件适用普通程序审理,采纳公诉机关的缓 刑量刑建议,依法作出判决。一审宣判后,四被告人均不上诉,检察机关亦不抗诉,案件取得了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充分发挥了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化解社会矛盾,修复社会关系,实现恢复性司法,促进社会和谐的价值和功能。
撰稿: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区人民法院王浩
审编:最高人民法院刑一庭杨立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