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律师查询 法规查询    合肥律师招聘    关于我们  
合肥律师门户网
刑事辩护 交通事故 离婚纠纷 债权债务 遗产继承 劳动工伤 医疗事故 房产纠纷
知识产权 公司股权 经济合同 建设工程 征地拆迁 行政诉讼 刑民交叉 法律顾问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刑事辩护 » 合肥刑事律师参考 » 正文
(2024年)陈某平诈骗案-以借为名实施诈骗的数额认定
来源: 人民法院案例库   日期:2024-06-23   阅读:

2024-03-1-222-003

陈某平诈骗案-以借为名实施诈骗的数额认定

基本案情

2017年11月至2018年5月,被告人陈某平在北京市东城区东兴隆街等地,以给被害人谭某栋、杨某蓉介绍绿化工程、医疗器械采购项目等为由骗得二人信任,分别骗取谭某栋、杨某蓉人民币8.67万元、5.28万元。2018年5月10日,陈某平被侦查机关查获归案。

北京市东城区人民法院于2019年1月17日作出(2019)京0101刑初39号刑事判决:一、被告人陈某平犯诈骗罪,判处有期徒刑四年,并处罚金人民币四万元。二、涉案赃款人民币十三万九千五百元,继续向陈某平追缴后发还二被害人。宣判后,陈某平以一审认定的诈骗数额中包括其向谭某栋、杨某蓉的借款等为由提出上诉。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于2019年3月12日作出(2019)京 02刑终214号刑事裁定,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裁判理由

法院生效裁判认为,被告人陈某平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虚构事实骗取他人财物,其行为已构成诈骗罪,且诈骗数额巨大,依法应予惩处。被害人谭某栋、杨某蓉因陈某平虚构事实、谎称能够帮助二人承揽项目而分多笔给付陈某平共计13.95万元。关于部分钱款给付的具体名目,供证之间存在差异,但考虑到陈某平收款前不具有归还能力,收款后无归还行为,即便部分钱款采用了借款形式给付,也不影响其非法占有目的以及诈骗数额的认定。故法院依法作出如上裁判。

裁判要旨

被告人在不具有归还能力的情况下,通过虚构事实、虚夸办事能力骗取被害人信任,进而以借为名骗取被害人钱款,可以认定具有非法占有目的,相应款项一并计入诈骗数额

关联索引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66条

一审:北京市东城区人民法院(2019)京0101刑初39号刑事判决(2019年 1月17日)

二审: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2019)京02刑终214号刑事裁定(2019年 3月12日)


 
 
 
免责声明
相关阅读
  合肥律师推荐  
苏义飞律师
专长:刑事辩护、取保候审
电话:(微信)15855187095
地址:合肥庐阳区东怡金融广场B座37楼
  最新文章  
  人气排名  
诉讼费用 | 诚聘英才 | 法律声明 | 投诉建议 | 关于我们
地址:合肥庐阳区东怡金融广场金亚太律所 电话:15855187095 QQ:314409254
信箱:314409254@qq.com 皖ICP备120017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