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讯(记者行海洋)2025年2月12日,在通报检察机关惩治腐败犯罪、协同推进反腐败斗争成效时,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委员会委员、职务犯罪检察厅厅长张晓津表示,今年,最高检将修订《常见职务犯罪罪名证据指引》,推动联合印发《职务犯罪常见罪名量刑指导意见》。
据通报,2024年1月至11月,全国检察机关起诉职务犯罪2.3万余人,同比上升33.9%。党中央强调,深化整治权力集中、资金密集、资源富集领域的腐败。张晓津介绍,检察机关立足检察职能,强化工作协同,助力深化整治相关重点领域腐败问题。依法起诉国家开发银行原党委委员、副行长周清玉、王用生、李吉平;中国工商银行原党委委员、副行长张红力;中石油原党组书记、董事长王宜林,原党组副书记、副总经理徐文荣;中海油原党组副书记、董事、总经理李勇;新华人寿原党委书记、董事长李全等,通过案件的办理进一步传导依法坚决整治相关领域腐败的信号。
“结合240余件金融领域重点案件开展专项分析,针对这类案件以受贿为主,并伴发违法发放贷款、违规出具金融票证、非法经营同类营业、洗钱等犯罪,提出加大打击力度、坚持贪贿和渎职并处、统筹全链条监管等意见建议,送有关方面参考。”张晓津表示,针对重点领域新型、隐性腐败案件多的特点,加强对股权类受贿、理财类受贿、商业机会型受贿等疑难复杂问题研究,促进明确法律适用规则。
坚持受贿行贿一起查,是党中央作出的重要决策部署。张晓津介绍,2024年,检察机关坚持把巨额行贿、多次行贿、向多人行贿以及在重点领域行贿等作为惩治重点,强化与监察机关、审判机关的配合制约,加大打击力度,形成严惩行贿的强大震慑。
贪污贿赂犯罪是洗钱犯罪的七个上游犯罪之一。据通报,2024年1月至11月,全国检察机关起诉涉腐洗钱犯罪890件955人,同比分别上升37.6%、39.4%。“加强协作配合,落实‘一案双查’。”张晓津介绍,在提前介入监委调查案件时,同步审查洗钱犯罪线索,发现被调查人涉嫌洗钱犯罪的,及时向监察机关提出证据收集、事实认定、案件定性等意见建议;在审查起诉过程中,发现犯罪嫌疑人可能遗漏洗钱犯罪罪行或“他洗钱”犯罪线索,对于符合起诉条件的“自洗钱”案件,经征求监察机关、公安机关意见后一并提起公诉,对于“他洗钱”犯罪线索,依法移送有侦查权的公安机关。
张晓津称,今年,最高检将编发新型、隐性职务犯罪指导性案例;修订《常见职务犯罪罪名证据指引》,推动联合印发《职务犯罪常见罪名量刑指导意见》;协同修订监察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工作意见;丰富防治新型腐败和隐性腐败有效办法,积极参与反腐败追逃追赃和跨境腐败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