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海新路项目施工现场,厦成高速犹如一条巨龙,向远方延伸;身后,临港新城一期安置房拔地而起;身旁,一辆辆挖掘机在紧张地施工……
近日,海沧区主要领导带队到海沧街道征地拆迁一线,把征地拆迁工作会开到了田间地头,这是该区践行群众路线生动的诠释。通过看进展、听民情、谈思路、定措施,吹响了下半年征地拆迁“攻坚战”的强劲号角。
带着对群众的感情做拆迁
今年上半年,海沧以不到全市九分之一的面积,交出拆迁66.5万平方米、占全市总量约七成的“成绩单”,在拆迁总量上再次全市领先。成绩的背后,折射的正是海沧区走群众路线的工作法宝。
田间地头听民意,用脚步丈量民情。海沧区主要领导多次强调,征迁工作决不能“一签了之、一拆了之”,党员干部只有在征拆工作中践行群众路线,真正深入一线,才能解决群众的后顾之忧,才能赢得群众的真心理解和支持。
带着对老百姓深厚的感情去做好征拆工作是征迁干部的一个切身体会。海沧南片征拆指挥部一位干部用“四个千”——“千家万户、千言万语、千辛万苦、千方百计”,生动形象地概括了征迁工作的要领。
上月初,双十中学海沧附校最后一栋民房完成拆除工作,预计明年春季周边的数百名小学生就可入学新校区。最后一栋拆房征迁户陈跃进告诉记者:“拆迁干部小林帮助我老婆申请困难补助,为儿子介绍一份护林员工作,解决了我的心头大患。”原来,陈跃进家庭比较困难,海沧街道计生办主任林振祥了解到情况后,千方百计帮助陈跃进解决实际困难,真心实意的帮扶打动了陈跃进一家。“我们拆迁干部不光是拆百姓的房子,更主要是帮百姓解决困难,这才是和谐幸福拆迁的真正含义”,林振祥说。
七个片区,七个基层指挥部又是海沧创新征地拆迁机制的新举措。6月,海沧创新机制,根据项目分布情况,将全区划为七个片区,成立片区指挥部,同时将组织领导、破解难题、监督检查、项目督办等职能整合到指挥部,区直各部门发挥职能资源优势,领导干部带头深入一线,与基层干部群众“同吃工地食堂、共破拆迁难题”。这一模式为“和谐幸福征迁”注入新活力。
到群众中去读“无字书”
“我的最大体会就是甘当村姑、能卷泥腿。”这是区妇联干部洪艺珍参与征地拆迁的体会。作为东屿村促签促搬工作组组长,洪艺珍从进村一开始,就利用妇联工作网络,拽着村妇女主任当引路人,两人骑上“小电驴”,挨家挨户发放“老人高龄补贴”,走访老上访户,拉近与村民的距离,迅速打开工作局面。小洪懂闽南语、曾在区检察院工作过,现在又是妇联干部,长期负责信访工作,为人热情,口才又好,处理农村家长里短事务得心应手,很快与村里的婆婆妈妈们建立感情,有什么诉求大家也愿意跟她掏心窝,小洪成为拆迁村民眼里的“好査某仔”(闽南语:好女儿)。家里的“女人关”一过,再吹一下“枕头风”,征地拆迁的事很快也就“搞定了”。来自区司法局的邱琼旭,发挥司法调解员的优势,在石塘村水头社的征拆中,她巧妙地利用调解经验,做到“不拘小节、不厌其烦、不计私利”,成功调处23起征地拆迁中涉及的房产买卖、继承中的纠纷,化干戈为玉帛,促签房屋30栋。
在海沧各大征地拆迁现场,活跃着象洪艺珍、邱琼旭等一批年轻的机关干部,他们都是读无字书俱乐部成员,通过扎根征地拆迁一线,拜征迁一线的干部为师,学习做群众工作的本领,力求实现从“知识学历”向“工作能力”的转变。
前不久,信访户老林正式向海沧街道递交“息访息诉”申请。老信访户不信访了,可是件新鲜事,这还得从海沧区实施“消肿计划”说起。海沧形象地将信访积案比作人身上的瘀肿,化解积案就是“消肿化瘀”的过程。老林多次信访反映自家承包地征地拆迁补偿存在问题。由于历史遗留问题,时间长情况复杂,处理起来难度大。群众的呼声就是党委政府工作的风向标。于是,区主要领导亲自接访、成立包案工作组,对老林提出的诉求逐一调查核实,研究会商解决问题的措施办法。区信访局、建设局、教育局、海沧街道等相关部门参与协调。经过数十次的沟通,老林最终与街道达成了补偿协议。
与此同时,海沧还设立500万元的朝阳基金,实施“千户低保帮扶”工程,力争实现全区1014户低保户三年内脱贫率达到90%以上。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区信访总量下降19.3%,信访人次下降5.3%,重信重访下降8.3%,没有发生非正常进京赴省集体上访事件。